在路上点评《四种爱》

在路上点评四种爱:爱之初体验——《四种爱》读后感对我们所迫切需要的,自己我们总是试图投入其中成为那个样子的,我们总会现在强硬的对立面。对于想要将“此”引向“彼”,以便进行换位思考的方

爱之初体验——《四种爱》读后感
对我们所迫切需要的,自己我们总是试图投入其中成为那个样子的,我们总会现在强硬的对立面。
对于想要将“此”引向“彼”,以便进行换位思考的方法,只需以反问句的形式,将自我本身所肯定的连续反问自己十次,你就会产生“也不是很……”的削弱性思索。如若再问自己十次,你就会断然的说“我不”。
也就是说,你原本是坚决不会否定自己的“正确”选择的,否定性心理定式力量却促使你进行放弃,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叫做做减法,谁都不是谁的必然同伴。
爱是普世的律法。它也是在这种否定式中进行转变,不论采取的是升华还是回归的形式,也不论是赠予之爱、需求之爱还是自然之爱,它们都不具有兼容性。
对重非此即彼的模式我们难免恐惧,难道慈爱之中就不能有友爱吗,难道仁爱之中就不能有情爱吗,在感情上我们是能够接受这样的,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不过当我们突然间的彻底坠入爱河时,排他力也随着爆发式的增长,更多强势的进行归属决断和实行,此时四种爱之间可以过渡可以升华甚至可以复归,但决不允许并存。
对于相爱之后还能否做朋友,按照这种排他性,分开后就是敌人。但刘易斯在书中反复强调一种相似性,爱是人人都需要的,不论它被归于任何一种形式,爱就像水至于鱼,我们是离不开它,就算我们的全部身心里充满里恨,甚至是形成了几乎喷薄式的抗拒及力和攻击力。
《四种爱》所讨论的,我认为绝不是将爱进行慈爱、友爱、情爱和仁爱其中分类。倘若我们更深入的去探索刘易斯的观点,我们还会看到一个无理由的爱的影子,就是那种自然而然的几乎无法抗拒无法把握的影子,他的全部阐述就像对风和空气的说明,就像雨水之于万物复苏的意义。
我们可以更慈悲的接纳有四万八千种爱,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当然爱里边的痛苦不知百分之五十。苦在所有的认知当中是信仰式的存在,在生活中里的全部悖逆中,队对苦的否认首当其冲。
按照四种爱的区分,我们生命的全部能量将用于四种选择。不过有些悲凉的是,我们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所得到的全部的爱,几乎都是赠予之爱。只有别人所需求之爱,当我我们有选择的赠予时,我们才具备可把握性。
慈爱是责任,友爱是需求,情爱是必要,仁爱是信仰。不论我们将自己放在这四块土地中的任何一块去种植,爱都不可复制,甚至不可移动。
这本《四种爱》如波伏娃的《第二性》和霭理士的《行性心理学》都有些晦涩难懂,不过它们都是治愈式的解剖,读这三本书有助于将性和爱衔接起来。
一切爱都有性的成分,你不需要爱,你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