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学习骇客点评卡片笔记写作法:本文较长,包含了,①,LEO使用双链笔记的操作流程,②,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和建议,...

本文较长,包含了 ① LEO使用双链笔记的操作流程,② 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和建议,③ 读《卡片笔记写作法》所做的问答形式的全部笔记,④ 以及末尾大家最关心的关于卢曼笔记分类、卡片盒分类、笔记与卡片盒与双链笔记的对应关系等。

操作流程

在微信读书里 ① 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并写下想法,然后 ② 将笔记转入 双链笔记中(Roam Research或葫芦笔记等)修改存档备用,通过 tools2anki 系列方案 ③ 将笔记转入ANKI稍加回顾,再 ④ 回到双链笔记里寻找联系,再去 ⑤ 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其中关键步骤包括如下几步:

1、 学习,不论是什么形式什么载体,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看视频课程,可以是纸质书,也可以是电子书;

2、 思考,揣摩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已有知识、过往经验有什么联系,自己有什么关系等;

3、 记录,将思考成果固定,不然转瞬即逝,除了读的过程中很享受,就别无他用了;

4、 复习,把“新知”变成“已知”,在更丰富的“已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知”。

如下图所示,在微信读书APP里阅读,碰到有启发的地方就选中文字,录入“想法”。通过自己添加在输入法的快捷短语里的模板,快速输入“问题:”、“答案:”和“补充”这三个字段,也可以使用电脑网页版的微信读书进行。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在微信读书里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配合 如何将微信读书里的笔记导出到ANKI里复习一文中的方法可以将这些想法笔记快速转入 Roam Research 或 葫芦笔记 等双链笔记工具中,高质量的积累加上工具的作用,卡片的复用率就会很高。注意,这里的转换不是未经思考的复制粘贴转存收藏等,而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并且用自己的话记录的思考成果。

从微信读书APP转入 葫芦笔记 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根据自己的领域经验为一些经常出现的主题词设置双链符号 [[自上而下]][[原理]] 等。这就相当于记了 文献笔记(LEO跳过了闪念笔记),其中前三级书名章节名就相当于文献信息,如果读的是纸书,我还会在问题里添加页码这一更准确的文献信息。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读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记录的多了,在 双链笔记 工具里就能看到哪些主题拥有的 文献笔记 最多,如下图绿色框所示。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提问]] 这个主题为例,我们点击进入相应的页面,就能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内容。其中底部 绿色 区域的内容是我们通过 每日笔记(Daily Notes)添加的笔记,就像前面添加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笔记一样,在具体主题页面被通过 [[主题X]] 的形式引用至此,成为 文献笔记 。而上方 红色 区域默认是空白的,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 文献笔记 归纳整理成 永久笔记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为什么要采用 自问自答 的形式?

1、 《怎样解题》认为,提问可以引发进一步的思维活动。

2、 《聪明教学7原理》认为,精细化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回忆已有知识,然后促进新信息的整合与保持。

3、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认为,通过提问的方式阅读教科书,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该节内容时目标更明确也更有动力。

4、 《科学学习》认为,提问可以调动学习过程中的兴奋度,而兴奋度的提升有利用刺激杏仁核,最终改善记忆效果;通过提问再尝试回答,即使失败了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记住之后得到的答案。

5、 《如何阅读一本书》认为,努力提出问题并尽可能找出答案,这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和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存在天壤之别的原因之一。

6、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认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内容;提问是组织信息的常用且有效的技法;进一步就这些要素进行自我提问,这会让学生理解得更好。

等等,虽然对于长期使用Anki闪卡已经习惯了 自问自答,其中直接体验到的好处也有很多,这里依然列举出来供读者朋友间接体会。

没错,以上观点就是如上图所示利用 双链笔记(Roam Research或葫芦笔记等),结合 文献笔记 做的整理。

但如果仅仅是罗列,不免会陷入拼凑的境地。所以LEO用自己的话总结出 永久笔记 就是:提问可以让我们在阅读前目标更明确,也更有动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问可以诱发我们的已有知识,在与新知识联系以后能促进我们理解新知识;并且提问策略可以有效整理知识,减轻我们的工作记忆负荷,改善学习后的记忆效果;最后,这会从整体上提升我们阅读的质量。

笔记里问什么?

提问的角度有很多,这里列举一些LEO在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里使用较多的一些,举例子也都来自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1、 问 作者讲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如“我们是否也需要一个实体的卡片盒?”;

2、 问 新知识对已有知识的补充,如“如何看待书中的原理和工具的关系?”;

3、 问 新知识对过往经验的补充,如“怎么让知识产生复利?”

4、 问 新知识里与过往经验的挑战,如“如何理解外脑思考?”;

5、 问 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解读,如“记笔记究竟记什么?”;

6、 问 过往经验对新知识的丰富,如“什么是合意困难/必要难度?如何在学习中穿插合意困难?如何在ANKI的使用中运用合意困难来提升学习效果?”

7、 问 新知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我换成双链笔记就行了吗?”

等等,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下文中的读书笔记,可以模仿练习。闪卡类工具ANKI,与卡片写作类工具 Roam Research,这类工具可以引导我们在这方面进行刻意练习。下图为引用的着名笔记软件 notion.so 官网的依据slogan,与大家共勉。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就像下图中《概念图》一书里的图示所指,左上角是我们积累的一些孤立事实,右下角是我们根据孤立的事实组织成的线性语句(机械学习),而中间的概念图是我们根据 事实+联系 构建起来的自己的 知识网络(意义学习) ,而双链工具给了普通人组织庞大知识的实现可能。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1、 首先,从学习、思考、记录到复习,这过程中笔记经历了 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到永久笔记,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思考成果的巩固,以及对主题内容进行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延伸。

2、其次,对于学习而言作用显着,以前文“提问有什么好处”这样的现实难题为例,原本我们只是读了一本《科学学习》,后来又随意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过了很久又翻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等。突然有一天,我们来到 双链笔记 工具里看到在“提问”这个主题下已经聚集了很多 文献笔记 。只要稍加思考,我们对“到底是问答题好还是填空题好”这个问题的理解就非常全面和深刻了。不论是以此为基础继续学习,还是让自己在生活中显得学富五车,这种方式都简单有效。

3、 再者,对于科研来说,以往选题都要思索枯肠。但是通过双链笔记,仅仅是LEO这一年的随意积累(以前的读书笔记并没有搬到一起),就已经涌现出很多主题。并且这些都是自然积累,不是自己为了写而写,为了证明而证明。如果你想写综述,这些会成为扎实的论据。如果你想写创新性研究,也可以从中思考得出还没有得到行业证明的问题,等等。

4、 最后,对于写作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再为写什么而犯愁,再也不用为了弥补更新去无病呻吟了。以LEO自己为例,我也写公众号“学习骇客”的文章,在我的草稿箱里放着数百篇草稿,只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写成一篇篇独立文章,至于效果如何,大家看学习骇客的文章质量便清楚。

为什么自己读书就没有别人那么多的收获?

威廉厄姆在《心智与阅读》说过,我们学习时获得的多少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字面意思,即作者讲了什么;二是意义建构,即我们想到了什么。

之所以会被工具和理论的简单性所欺骗,就因为我们想到的部分太少了。而决定我们想到什么想到多少的是我们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这两项是因人而异的,也是 常常变化 的。

比如,有过长期的写论文经验的“雪小豹”看到这本书就会觉得要是10年前就知道书中的道理该多好,而一个平时只是读一些小说打发时间的读者再看到这本书会觉得普普通通。又比如,为知笔记的CEO李峻老师在序言部分说这本书每一段都值得揣摩,也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那既没有“已有知识”也没有“过往经验”的读者该怎么理解本书呢?

读书,再去换相关的书读,比如《研究是一门艺术》和《智识的生产技术》这两本书,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实践,不管这本书读到几成了,先去用一用书里提到的工具,之后的经验和教训都会给我们再看这本书提供新的认识;

参考,看看微信读书里其他读者的笔记,了解别人的思考角度与实践体会。

译者之所以能比别人想的多一点,是因为我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不断将“新知”变为“已知”,然后在不断更新的“已知”的基础上继续求索“新知”。

有读者认为,这本书可以用两页纸说完,译者怎么看?

“把书读薄”是能力,“把书读厚”是阅历。

就像我们群里讨论过无数次的《学习之道》,在微信读书里也有人认为可以概括成两页纸,甚至还冲到了热评,但是书中有太多的闪光点在我和其他同学甚至一些名校学霸的交流中产生过共鸣。很多小点,需要在现实中花费很多时间去实践去学习。比如书中有一句话“有氧运动和阻力训练都会对学习和记忆发挥强大的效果”,书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这么一句,但是什么是有效的有氧运动,它的形式、频率、强度、时长要求怎么样,在什么情况下对学习有改善,等等,这些都不是几页纸短时间就能说清楚的。“把书读薄”的能力值得点赞,但“把书读厚”的阅历同样值得追求。

下面就是LEO在读这本书时所做的笔记,目的是启发大家有更多的思考,以及用好 双链笔记。以下笔记不能代替自己阅读,更不建议直接用于背诵,你可以在微信读书里找到这些“想法”,然后在下面讨论。以下笔记有约150条,为了尽快让大家看到这份笔记,有若干错字来不及校正,请大家理解。每张卡片包括 问题、答案、补充和引用,引用的内容就是书上划线句子,笔记就是基于这些原文写成的,而补充后面的内容是LEO在问题和答案之外联想到的东西。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中文版序

问题:什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答案:“自上而下”指的是设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找书找文章来阅读,中间可能会发现计划难以执行,或者想找的书不匹配,遇到这个困难。“自下而上”指的是没有计划,自己随意去学习,然后记卡片笔记,学多了记多了以后,慢慢就浮现出聚集性的主题,这时候写文章或其他输出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补充:打个比方,“自上而下”就是是相亲,对方来自哪里,对方是不是你喜欢的,对方能不能看上你,都不确定;“自下而上”就像自由恋爱,像你在学校里和同学正常交往,然后会有某一些相互特别有好感,再往后随着日常接触多了,其中某一位和你越走越近,最后成了你的对象。

我欣喜地发现,并非我一人有此体验:卡片盒笔记法——关联的、分散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不仅比一些教育者们所推崇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为自然,而且衍生出了诸多写作及笔记记录工具。

问题:如何看待书中的原理与工具的关系?

答案:原理是抽象的、普遍的,工具是具体的、特殊的,原理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工具中,原理也会因为不同读者的思考深度与经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
补充:除了Roam Research这一开拓性的代表,其他工具也可以尝试运用,比如离线版软件Obsidian,国产版的 hulunote笔记,wolai笔记,roamedit等笔记,最简单上手门槛最低的应该是flomo了。

随着可使用工具的快速变化,我决定让这本书尽可能地与工具无关。书籍有着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应该更多地关注不受时间影响的方面。

推荐序一 像卢曼一样写卡片

问题:记笔记究竟记什么?

答案:应试的时候,我们被迫抄写书上的原话。但是如果已经不需要应试了,最好尽早戒掉照抄的习惯。笔记不仅可以记录书上讲了什么,也可以记录自己想到了什么,后者往往更重要。记下来还不行,因为转头就忘了,还需要通过间隔复习变成自己的,这样的学习得到的新知才能变成日后的已知。已有知识越多,越容易进入“意义学习”的状态。
补充: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良心闭环,进步看得见,进步天天见。切勿不能模仿大家们的方法通过“检索强度”去学习,彻底废弃“存储强度”是不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联系需要有结合点,结合点需要自己先积累。

我一般会先在卡片上写下一些灵感,然后再用卡片写作软件将它们正式整合成文章。

问题:读完这本书,就能享受到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好处了吗?

答案:正如阳志平老师的这段话所说,方法需要“坚持”,尤其是卡片笔记法,奇淫巧技是一方面,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我们的卡片为载体的,你记得多了,联系自然就涌现了,效果自然就看见了。但是如果一直停在那里,却少有卡片记录,是不可能看到联系的。
补充:明确一个学习主题,集中学习,会比宽泛的散漫的学习更容易更早见效。

这样的一套流程,我已经坚持使用了20多年。

问题:卡片的形式有哪些?

答案:卡片的形式可以是实体的纸质卡片,也可以是像 flomo 笔记软件这样一小段话,也可以是像anki一样的正反面,也可以像幕布一样的block。正因为对卡片的理解更深,所以可以通过学习骇客公众号里介绍的 tools2anki 系列把 幕布笔记、Roam Research笔记等笔记转入anki卡片,因为本质上来看,幕布的上级可以对应anki的正面,幕布的下级可以对应anki的背面。
补充:在研究方面,卡片的价值在于独立性;在学习方面,卡片的价值在于从“重复式阅读”变成“提取式学习”,使我们在学习时在判断自己的掌握程度时能避免自我欺骗。

卡片写作,有很多代表性流派。

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实体的盒子吗?

答案:如果考虑到学习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规模性,实体盒子管理的难度就相当大,那也是那个时代技术局限不得不为之举。LEO以前接触过一些同学,由于自己受不了手机显示屏的长时间刺激,转而去自己制作纸质的闪卡,结果没几天就做不下去了。
补充:了解工具背后的思想,结合现代工具提高使用效率。

多了一个盒子

问题:记笔记,究竟记什么?

答案:记作者讲了什么,并且按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组织;记作者没讲的但是自己想到的东西;记对现实问题的启示;记与已有知识的关系,等等。
补充:这些都不难,但是如果不记转瞬即逝,这也是作者在后面讲的。如果辛辛苦苦学习获得的思考成果转眼就丢了,我们就再难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深入了。

认知科学家将人的信息加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阶操作,也就是“认知”本身,你感知的、你记忆的、你学习的、你思考的。第二类是二阶操作,称之为“元认知”,即对自己当前的认知进行监控:“我当前感知到了什么?我当前在记忆什么?我当前在学习什么?我当前在思考什么?”

问题:什么是必要难度?怎么在学习中穿插必要难度?

答案:有的地方翻译为“合意困难(desired difficulty)”我们看书有可能有的地方看不懂,这不是必要难度,这是我们理解上需要克服的困难,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障碍。必要难度指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增加的困难:比如,我们在背单词时,有的书是正序的,有的书是乱序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前后提示造成了必要难度;又比如,原来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容易,但是写下来到了晚上可能就忘了,因为我们在记的时候可能只是照抄了,可能没有动脑筋,必要难度就是把这个记录的时间往后挪,挪到什么时候呢,可以看材料的难度和自己的能力,比如挪到晚上,再去回忆白天学了什么,这样记的笔记印象就很深刻;又比如,连续背诵专业一很容易,但是这其中可能有相互提示在,我们对自己掌握程度的判断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这时可以交叉和专业课二换着学,虽然要“换换脑子”,虽然学得不那么“流畅”了,但是这种学习印象要更深。
补充:必要难度不能生搬硬套,要量力而行,也要循序渐进。比如,完成基本任务尚且困难就不合适。

什么是必要难度理论?

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答案:在威廉厄姆的《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一书中,作者认为原因在于学生没能享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进一步的根源就在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那怎么去拓宽“工作记忆”的容量呢?工作记忆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前一阶段的“瞬时记忆”,另一个是后一阶段的“长时记忆”。前者几乎是改变不了的,主要受外界刺激强度和我们自身的心理复述能力影响,除非是巨大的刺激一下子就让我们记住了某件事。更主要的来源是“长时记忆”,它就像一个大的充电宝,“工作记忆”就像我们的手机。平时在家先把充电宝里的电充满了,然后带出门,当手机没电了以后,接充电宝还可以继续抗很长时间。如果希望把“短时记忆”的内容转入“长时记忆”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精细复述,也就是复习。
补充:学习的环节包括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anki起作用的环节在于复习环节,整个学习质量的好坏要看各个方面,所以不学习批量导入这种显然会降低整个流程的质量,那时候虽然也用anki,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如果将人的大脑粗陋地比作一块硬盘,假设你的每次记忆都是往这块硬盘中写入内容,那么,可以近似地将记忆想象成无限的内容,但硬盘上的这些信息会相互争夺空间。

问题:什么是“存储强度”和“检索强度”?与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

答案:“存储强度”指的是通过重复复习去记住一个知识点,“检索强度”指的是通过相互联系去记住一个知识点。从过去接触的案例来看,这两个地方非常容易用错。大家会觉得“死记硬背”很low都不care,但是在正儿八经的教育学看来,“机械学习”一点也不low,“机械学习”是“意义学习”的必经之路和前提。判断“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的标准不是有没有重复,而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能不能联系到已有知识,这种已有知识在前期正是通过“机械学习”累积获得的。“检索强度”和“存储强度”的关系也类似这种,因为“检索强度”的联系所依赖的也是“已有知识”,如果没有必要的甚至是长期的积累,很难进行联系学习。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人用 Roam Research 记笔记记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记了什么。
补充:我的做法是,学习,思考,记到Roam Research里,然后转入ANKI复习几次,再回到Roam Research里回顾和思考联系。

比约克率先区分了记忆竞争的两种不同类型:存储强度(storage strength)与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

问题:如果想要践行这套方法,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答案:从原来收藏转发整篇文章,变成学习、思考,然后记录单个知识点,记录成组织良好的知识,就像我们在汇报工作时要坚持“一事一议”原则一样。一条笔记就是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引导我们进行清晰地思考,在后续学习和复习时也更容易了,最重要的是后续复用时可以轻松调用。
补充:就像我们买玩具一样,如果你买了个泥人,那就只是一个形象(玩具),但是如果你买的是乐高,就可以拼成很多种形象。卡片,其实是在将知识处理成标准化的单位,就像建筑要用的砖块一样,这就导致后续的可溯性非常高。而我们以往一篇一篇文章地收藏,除了收藏,几乎很难再复用。

组块(block)是认知科学上的一个常用概念,文本组块正是这个概念的具象化。

问题:这种双向引用和互联网的超链接有什么区别?

答案: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些是经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过的知识,并且是以良好的形式进行组织的,这使得同样是双向引用,但是自己的笔记对自己的价值更大,与工作生活学习的相关性更高,并且在日后复用的可能性更大。
补充:按方柏林在《过剩时代的学习》里说的,有些东西可以放在网上,有些东西需要记在脑子里。常用的,指导思考的等,这些是要放在脑子里的。

什么是“双向引用”?

推荐序二 外脑思考,突破思维局限的写作法

问题:如何理解“外脑思考”?

答案:“外脑思考”不是把所有信息、知识都存到印象笔记里就OK了,而是把自己学习过、思考过并且清晰记得的知识 暂时 先放到一个地方,给有限的“工作记忆”腾出空间,当我们需要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时,大脑对之前存过的东西是有印象的,可以不去搜索,如果是像写论文一样要求准确引用可以去搜索,当我们记得不太清楚时也可以去检索。但是如果是未经处理就扔到某个笔记工具里去了,那就不是“外脑”,那是“思想的坟墓”。
补充:朱光潜在《谈读书》里说过,记笔记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给记忆腾出空间。

我和作者的兴趣一样,也是外脑思考(Thinking Outside the Brain)。

问题:理论和实践是什么关系?

答案: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会变得盲目;而如果没有实践的充实,那么理论就会显得空洞。
补充:正如以往我们了解到“提取式学习”“间隔复习”这些理论也很难去运用,但是借助anki这种工具,就可以把朴素的理论变得可视化、可以实行。Roam Research一类的工具,也正在把卢曼的这种关联思考的思想可视化。

但工具功能很难改变人的思维习惯,而需要配合课程、书籍或教练服务。

问题:为什么我们看书时没有别人那么多的想法?

答案:威廉厄姆在《心智与阅读》一书中说过,我们看书时的收获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字面意思,即作者说了什么;二是意义建构,即读者想到了什么。前者从书出版就已经固定了,但是后者是一直在变化的,意义建构受到我们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的影响。因为李峻老师是为知笔记的CEO,所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很丰富,所以看到很多地方都会产生触动。
补充:启发我们在学习时及时巩固所思所想,积累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过一段时间再重复看原来的书,就可能会有更多新的想法了。LEO自己就认为我之所以能比别人想的多一点,就在于我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我的看书思考虽然不多,但是点点滴滴都会复习变成自己能脱口而出的,新知不断变成已知,所以才能有更多的“意义学习”,即新旧知识、新旧经验相互联系的思考。

我仔细阅读了它,直呼精彩。

问题:书中的“工作流程”指的是什么?

答案:有很多,比如对笔记阶段的划分,对笔记形式的约束,又比如卢曼在记录新卡片前会先检索已有卡片并寻求建立联系,再比如卢曼会定期查看自己的卡片箱。这些从书本层面变成自己的习惯,需要充分领会并认同,然后在实践中持续尝试,以一种“钉钉子的精神”去打磨。
补充:有的人认为换个笔记工具就大功告成了,其实有点买椟还珠了,真正重要的是这本书里的思想与习惯。

书中介绍的工作流和原则,是卢曼等人利用卡片盒实践过的,他们完全无须坚持就充满乐趣地达成了非凡成就。

问题:如何克服“拖延”,举个例子?

答案:以往我们写论文都是制定计划,然后去按计划读书读论文,期间发现特别枯燥,或者是遇到了困难,就变得厌烦,然后开始焦虑,这是“自上而下”的学习。而“自下而上”的学习是从大一开始就用卡片笔记,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不喜欢就不读,读的过程中注意留意哪些主题频繁出现,比如“注意力”“拖延”这些词经常出现,等到我们读了几年,读了很多书以后,会发现“拖延”这个主题下已经有很多关联知识了,而且都是自己学习过的。这时候去写论文,“写什么”已经不是问题了。这也是本书封面上“雪小豹”说的,真希望自己十年前做科研的时候就知道书中的道理。
补充:既然我们平时也学习,为什么不把学习的过程就变成科研的过程呢?不需要我们作出多大的改变,只需要我们稍微调整自己学习之后记笔记的方式方法,假以时日,这些自己平日里的成果就能汇聚成主题。至于之后你是想用来改善思考,还是解决问题,还是做科研,都没问题。

把诸如拖延、坚持、压力、焦虑、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等热词从脑海里划掉。

推荐序三 用卡片笔记积累你的知识复利

问题:如何记录更有效?

答案:给自己一个试验期,比如一周,在这期间,暂时先戒掉转存、收藏、复制粘贴的习惯,先以本书为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记录自己在阅读本书时的思考,然后把这种思考添加到 flomo 这样的笔记工具里,放到 anki 里复习,然后回来看看对自己是否有所改变。
补充:

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

问题:怎么用自己的话?

答案:方法一,看完一段后闭上眼问自己“刚刚看了什么”;方法二,从抄录的笔记里提取关键词,忘掉书上的原话,试着用关键词加自己的理解串起来;方法三,再不行,可以试着调整语序,标记重点,等等。“用自己的话”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比较难,但坚持下去会越用越熟。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那“用自己的话就是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的最佳标准”。
补充:有人说数学没法用自己的话,但是在专门讲述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之道》(芭芭拉版)和《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里都提倡用自己的话总结。

比如拒绝做知识的搬运工,必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问题:怎么理解这个“慢慢生长”?

答案:比如我自己随意读书,并没有按计划逼着自己去读,只是选择自己当前感兴趣的书读了,读了《概念图》记了笔记并复习,又读了《情商》记了笔记并复习,以及《学习之道》、《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等。某一天,当我打开Roam Research以后,发现“工作记忆”这个关键词(主题)出现了70次(真实的),来自之前读过的十余本书,这时候我顺势重新整理下,那么我在“工作记忆”这个主题上理解和积累就非常完整了。并且由于我是记了都用anki复习过的,所以在重新整理时,我只需要参考关键词,就可以重述为完整的系统的有意义的内容了。
补充:把学习的过程稍加改造,就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将学习的过程变成为主题研究做准备的过程,这是多么“水到渠成”的事情啊。

比如不需要进行机械分类,而是让关系慢慢地自动生长出来等

问题:怎么让知识产生复利?

答案:“复利”的大小依赖于“复用”的频率,如果能经常用到,那复利一定不小。而如果要想能被经常用到,一定要满足几个条件:① 笔记都是自己思考过的,而不是复制粘贴的;② 笔记一定是一条笔记只记一个概念,而不是很多信息混在一起的;③ 自己在学习之前就应该确定一个大的范围,而不是在没有主题的信息汪洋中寻求主题。
补充:一份辛苦一分才

用知识的复利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抵御更多的不确定性。

问题:flomo有什么特色?

答案:目前几乎所有的 双链笔记 工具都依然是篇章结构,而flomo从设计上就做成了适合卡片的形式。最简单的,我们可以通过flomo的微信服务号往flomo里添加自己的想法,而flomo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我们建立联系。方法一,自己添加 #标签 的样式;方法二,手动添加关联;方法三,服务器自己通过学习向我们推送主题词,等等。如果说Roam Research这一类工具适合有长期的、重度的学习任务的用户的话,flomo的门槛则低到适合所有人。
补充:考虑到 Roam Research在国内的不便,日常善念笔记(Fleeting Notes)用flomo,结合微信服务号和手机app很方便。

flomo·浮墨卡片笔记联合创始人

译者序

问题:书中的原型卢曼教授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答案:最初并没有,工作不起眼,连阅读的习惯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划线写批注,只是卢曼发现这个问题后做了改进。
补充:这启示我微信读书里的笔记要按特定格式记录,以方便导出转换为卡片的形式,用Roam Research进行管理。受此影响,选择什么阅读软件就不重要了,Kindle、BookxNote、MarginNote、微信读书等等于我而言只是一个显示器的作用。

书中的原型尼克拉斯·卢曼,原本就和如今的大多数人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平日里回家以后就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连最初做笔记的方式也和大多数人没有差别,比如在空白处写写评论。

问题:我换成双链笔记就行了吗?

答案:不行,工具一方面,好的工具可以引导我们的习惯,但是思想性内容不会凭空产生,我们甚至也需要像卢曼一样,安排固定的时间段,来回顾已有笔记并寻找可能存在的联系。
补充:添加到习惯清单。

于是,卢曼改变了记笔记的方式,转而将笔记记到卡片上,收集到卡片盒里,并且经常思考某些笔记如何与另一些笔记建立联系。

问题:我不想成为教授,那这套方法对我而言有什么用吗?

答案:成为教授只是这套方法的附加产物之一,由学习成果积累出来的想法集群可以用来促进以后的学习,可以用来解决现实问题,也可以用来展示自己的想法。
补充:思想+工具+积累。

这套笔记系统成了卢曼的生产力引擎,使他这个酿酒师的儿子从公务员变成了社会学教授,并使他凭借高质量、高产出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问题:如何跨领域、跨时间形成累积?

答案:这是卡片类工具的优势,相比于以往篇章类型的笔记,卡片笔记不仅知识点组织良好(独立),也适合并能引导读者独立思考。由于独立性很强,复用性与可溯性就很高。
补充:就像买玩具,如果买了个陶人,就只得到一个玩具形象,但是如果买的是乐高,就可以自己发挥拼接出很多玩具形象。卡片是知识单位标准化的载体,可以提升知识的复利价值。

这样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学习成果不能跨领域、跨时间形成累积,不能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作为。

问题:怎么才能用到极致?

答案:在学习和实践之间交替进行多次。受注意力、精力、需求、知识经验等不同的影响,我们在学习一个东西时很难一步到位,随着我们学习和实践的交替,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一直在变化,再回头来查漏补缺。经过这样的层层改善,更有可能学好用好。
补充:就像习大大经常说的“钉钉子精神”,不要砸一下没成就走了,如果是这样,任何复杂技能都不可能学会了。学习anki也是这样,抱着成见的人会觉得它就是个背书app,但喜欢它的人会一直有新的发现,这些渐渐加持到自己身上,最后就学以致用了。

其实哪有什么惊人绝技,有的只是把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到极致罢了。

问题:既然“检索强度”的记忆机制那么高大上,我们是不是可以都依靠联系去学习了?

答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检索强度”的联系学习依赖于“存量”,就像“意义学习”依赖于先验知识一样,没有先验知识就只能停留在“机械学习”阶段,而没有“存量”也无法通过联系进行学习。
补充:根据自身能力水平和所处阶段,新手以anki的“存储强度”间隔重复为主,专家以 Roam Research 类双链笔记的“检索强度”为主;其他人以两种记忆机制适当配比,逐渐过渡。

又比如书中介绍的两种衡量记忆的方法,我们究竟该用哪一种?或者是以哪一种为主?如果直接抛弃通过重复来记忆的“存储强度”,只依赖于通过建立联系来记忆的“提取强度”,相信很多人会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记过某些笔记,又如何能将它们与新笔记建立联系呢?以译者的经验,如果已经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可以完全依赖“提取强度”去记忆,因为可供建立联系的已有知识已经相当充足了;如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还是要以“存储强度”的一遍遍重复作为主要的记忆方式,也是为后续学习储备前置知识;如果是介于新手和专家之间的水平,那么可以将两种方式适当配比,融入自己的学习之中。

问题:如何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答案:如《学习心理学》所说,需要有学习、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其中“保持”是很多人做不到的,记不住就几乎不能再“复现”,就不能为己所用。
补充: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只要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效的。

只有先记住,让原理在头脑中保持住,才有下一步在实践中复现的可能性。

导论

问题:本书的“写作”意思是这本书只适合要写作的人吗?

答案:非也。这里的“写作”是广义的写作,写书,写论文,学习记笔记,做研究的综述都属于这里的写作范畴。
补充:

每个人都离不开写作。

问题:只有菜鸟才有写论文的烦恼吗?

答案:非也。在《研究是一门艺术》这本学术书中,三位顶级专家也坦言自己也有写作的烦恼,也是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改变。
补充:很多人从大一开始就特别认真地学习,甚至是博览群书,但可惜的是最终却难有成果,这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只有平时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久而久之才能厚积薄发。而卡片笔记法的积累是能看到效果的,以前面最简单的入门手段 flomo笔记为例,10条有10条的效果,100条就有100条的效果,它不会让你等到最后才揭晓,所以试验成本也是极低的。

完成这些写作任务是最让人焦虑的,也是最费时费力的。

问题:有没有直观一点的例子?

答案:以本书为例,最重要的据说是“工作流程”,那怎么才能掌握这项流程呢?每当你读到相关的部分的时候就记下笔记,然后以某种方式(如 flomo笔记的 #标签 形式),等你读完这本书时,可能累积了十几条关于 #工作流程 的笔记,这时候我们对工作流程的认识就不单单是换个笔记软件那么浅薄了。
补充:知道,然后还要做到,但是我们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做好笔记方便回溯,在笔记里做好分层次的标记,哪些地方是自己正在尝试的,哪些地方是自己尝试失败了还需要后面再试试的,哪些地方是自己暂时不适合留待以后再尝试的。这样不仅可以分层分批掌握全部思考心得,也不用再着急找新的信息源而又匆匆掠过了。这也正是斯科特杨在《如何高效学习》里倡导的 “Study Less. Learn More.” 的理念了。

本书旨在告诉你,如何将你的想法和发现,高效地转化为令人信服的书面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卡片盒笔记宝库。

问题:如何理解“用写作(记笔记)的方式推进你的项目”?

答案:比方说我要做“学习动机”相关的研究,按照以往是先定题目,然后去找资料,做研究,但经历一再告诉我们,之后困难重重。但是如果我们很早就开始准备,以卡片笔记形式进行,反正都是阅读,反正都要学习,那么在这些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思考,只要主题够集中,“学习动机”这个关键词就会频繁出现。等到一年两年后,我们会发现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卡片,又由于这些卡片是自己思考过的、经过筛选的,并且是组织良好的,所以就很容易被复用。这时候研究的准备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这也是前面说的“真正的研究早于在空白屏幕上落笔”了。
补充:

最重要的是,你每天都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推进你的项目。

问题:用卡片笔记写作法就一定能写完论文吗?

答案:法乎其上取其中,法乎其中取其下。
补充:

即便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些会做笔记的聪明人也绝不至于对着空白屏幕而不知道从何写起。

问题:就“反馈”而言,卡片笔记有什么不同?

答案:以往我们为写论文记笔记,反馈周期很长,长到我们可能会忘记自己记过什么笔记,什么笔记对研究有用,当然也就想不起来是否是自己的记笔记方式有问题。而卡片笔记的聚集过程不仅仅是有“质变”的那个终点,其“量变”的过程也是随着我们的积累而显而易见的。
补充:这种反馈和anki很类似,我们在anki里复习笔记时,每一次都能看到自己的掌握程度,可以相应地调整,然后针对性地就有复习。而我们以往的学习都是到学期末才有一次检验自己的机会,相比于“过程性评价”,这种“结果性评价”已经意义不大了。

人们不重视记笔记的另一个原因是,即使笔记记得不好,也不会立即得到任何负面的反馈。

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自己去试一试?

答案:戈尔曼在《情商》里区分了“理性劝说”和“感性劝说”,他认为后者更强。老师跟你说或者自己读书获得的认知,这是“理性劝说”;而我们自己去试一试,哪怕失败了,这种直接体验是一种“感性劝说”。通过经验我们也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去试试吧
补充:有同学常常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或不愿自己去尝试,但是认知心理学认为,哪怕自己尝试之后失败了,这种尝试也会加深我们后续学习的体验。这也印证了前面为什么为知笔记的CEO李峻老师说看这本书很有多共鸣,因为他在这方面有许许多多直接的间接的经验。

因此,没有直接的失败体验,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改善需求。

问题:怎么避免自己也陷入“亡羊补牢”的境地?

答案:不要等到需要写论文的时候才去梳理文献,不要等到需要写文章才去读书,不要等到困难出现在眼前了再去查资料。把平时学习的过程(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变成为将来做准备的过程,每天的学习每一张添加的笔记,都因为其组织良好,在卡片工具的加持下而容易复用。
补充:查理芒格有句名言:“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个地方,那我一定不会到那个地方。”而我们已经有一次又一次的教训,绝对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亡羊补牢

问题:怎么判断“笔记做得好不好”?

答案:现在回头看看自己上一周、上个月或者是去年做的笔记,有没有为自己后续的学习助力?如果没有,那之后也几乎不大会有了。而 卡片笔记法 借助工具的管理方法(如 Roam Research一类的[[主题词]]或 flomo一样的 #主题词 )不用等到最后,每一次添加笔记,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笔记在积累,主题在生长,思想在发酵。
补充:过程性评价可以给我们持续的改善,而结果性评价除了告诉我们“是骡子是马”并没有太多价值。

笔记做得好还是不好

问题:有什么方法提升意志力?

答案:意志力很难直接提升,但可以迁移。就像很多退伍军人回到社会岗位上,依然比一般人有更强的自律性一样。对我们来说,可以做的其实是“精力”的管理,就按得到app里张遇升的《精力管理》说的,从体能、情绪、注意力和意义感四个方面提升精力。
补充:成年人的生活负担很重,学习的意义很明确,所以学习根本不需要意志力,缺的是精力。

也没有那么多手段快速提升意志力

问题:怎么理解作者关于意志力的讨论?

答案:以往我们学习或搞研究都是需要意志力逼着自己推进,而卡片笔记写作法不需要比自己。这是真的,作者在后面说到,他会同时在手边有多种任务,当一种任务推进不下去或者有抵触情绪时,就切换到另一种任务。
补充:这就像我们选择读书一样,有的人说我不喜欢读书,其实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类型。比如打开微信读书app,看到喜欢的就去读,总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只不过作者在这里给自己稍微限定了范围,比如我限定自己只读教育学的书,即使A不想读,再去读B,B不想读再去读C,这样切换来切换去,其实各项任务就都推进下去了。我自己做事情也是这样,如果今天只安排自己写文章,但是如果情绪不够今天写不了,今天就废了。但是如果给自己安排多个任务,比如写文章和读书,不喜欢写文章的话可以去读书,这样就把读书的任务解决了。有点类似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而组织写作和记笔记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第一章 绪论

问题:如何了解本书所说的“流程”?

答案:从现在开始,每当读到与流程有关的文字时,就记下笔记。可以用 flomo,以 “#流程+空格+笔记”的形式记下去,等到本书读完以后,回到flomo里,以 “#流程”作为筛选条件去查看关联笔记,就得到了这本书关于“流程”的回答了,而且这个过程是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的。这就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例子,就是对书中理论的一次实践。
补充:可能我们不能一次读全读透,没关系,像剥洋葱一样,剥第一层时刺激得留下了眼泪,那就歇一会,等稍微舒适一些再接着剥。读书也是这样,消化了一批,然后复习,这会增进自己的“已知”,然后隔一段时间再回头来读,就会读出新的意味。

此前,人们在教授写作和记笔记的技巧时通常都不太考虑写作的总体流程,而本书的目的正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问题: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习惯中?

答案:一段时间内给自己指定多本书,而不要只有一本。当一本读烦了就换一本,当另一本读烦了就再换一本,换来换去一直都没停下来,这样几本书就不知不觉读完了。
补充:“搁置”是一种很重要的元认知能力,也是anki的一项基本功能,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选择放弃,还是寻求帮助,还是放一放。我的经验是放一放,先去学别的,至于这个问题,有可能会在某个时刻突然顿悟,也有可能会因为你去学了别的而得到启发。

我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我不喜欢的事情。每当我思路卡顿的时候,我就会转头去做别的事情。

问题:“笔记可以让给大脑解脱”是什么意思?

答案:其实就是朱光潜在《谈读书》里说的“记笔记可以释放记忆资源”。我们在学习时,需要用到的资源会放到“工作记忆”里,而工作记忆的特别又是容量有限且保存时间短,如果一直记着前面的知识,就很难为学习后面新知识腾出空间。所以,把想明白的先记下来,这样工作记忆就有空间容纳新的信息进来了。
补充:

这样你就不必记住或记挂着每一件事,从而可以把你的大脑从沉重的记忆负担中解脱出来。

问题:为什么“记笔记”可以促进心流状态的产生?

答案:我们在学习时所遇到的材料有时候难度会高于我们的处理能力,有时候难度会低于我们的处理能力,而我们又不能只选择难度低的。碰到难度太低的也不行,那样学不了多久就厌烦了。碰到难度太高的也不行,那样很容易就产生畏惧和退缩心理。如果有一对一的老师当然最好,老师可以根据我们的水平把困难的知识用我们能消化的知识给讲明白,但是这种随时有老师的期望不现实。不过,自己记笔记却可以充当老师的角色,当遇到复杂内容时,我们一步步推演和拆解,拆解成自己能吸收的单位大小。当碰到简单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合并起来学习。这样就可以一直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学习一直处于自己刚刚好能胜任的状态,从而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补充:自己做anki笔记也是这个道理。

安排得当,写作就会很顺利,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完全沉浸在写作的心流状态中,甚至会忘记时间,不停地写下去,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Csikszentmihalyi,1975)。

问题:为什么卡片笔记写作法不会因为一场考试的结束而结束?

答案:以往我们学习是以学科为单位的,或者是以书本、以文章为单位,学完以后,这种颗粒度的成果无法进行组合复用。而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笔记是独立的卡片,并且每一张卡片都有一个主题,利用 双链笔记 工具,这种卡片可以打破时间的界限,打破物理的界限,打破学科的界限,进行重组。比如,在《教育心理学》里学过的“动机”相关的笔记,在我们下次阅读《学习之道》时又会再次出现。
补充:就像建房子,如果你的原材料是标准大小的砖块,就可以随意建造。但如果你的原材料是有大有小、大小不一的拆迁废料,很很难自由组织。组织良好的卡片就像标准大小的砖块一样,我们可以随意砌成自己需要的形状。

计划制订者在完成考试后多半不会继续自主学习,而是庆幸考试终于结束了。

问题:怎么用通俗的话来理解“冒牌号综合征”让自己能记住这个?

答案:俗话说“一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
补充:如果没有可以量化的工具,我们可能越是多学,就越觉得自己无知。但回过头来看看笔记工具里的卡片不难发现,其实我们一直在进步。

冒牌货综合征

问题:如何理解“保持简单”?

答案:后文举了运输业发明集装箱的例子,以前没有集装箱,货物上了船以后再安排摆放,但是运输效率已经到了天花板。发明集装箱的行为在起初并没有被看好,因为以前装货前都不需要考虑货物的摆放,现在却需要考虑怎么把货物摆放到集装箱里。但是,后来的结果表明,先通过集装箱将货物进行标准化,再装船,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我们以卡片的形式记笔记也是这样,先用卡片的形式将笔记处理成标准化的一问一答(一事一议),之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复用,都变得非常容易。
补充:记得郑强教授举过一个例子,一个是校门口设计地下通道,另一个是校门口设计过街天桥,虽然一个是先下后上,另一个是先上后下,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人的惰性导致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地下通道(先易后难)。在学习上,是选择“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还是选择“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似乎没什么区别,但是选择“享乐在前”的人常常要吃很久的苦,甚至是一辈子的苦。

恰恰相反,处理复杂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地保持简单,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问题:需要按这套方法回头整理以前的资料吗?

答案:不需要,也不应该。学习不是复制粘贴,学习是我们花了时间获得了理解,而以前的学习笔记如果没有管理得很好(思考记录和复习),现在拿出来再看几乎理解水平已经大打折扣了。强行去拯救这些笔记的话,还没等自己找到卡片笔记法的窍门,自己就已经失去兴趣了。
补充:anki的复习也是这样,如果是当天学、当天思考、当天记,再当天复习,就很容易,甚至都不需要毅力。而有的人没有这样的习惯,总是喜欢“吃剩饭”,很快就会消化不良了。

不需要重做以前做过的事情,而是从现在开始改变工作方式就行。

问题:怎么理解这个“整体”?

答案:与“整体”相对的是,读过这本书,然后换个双链笔记工具,接着继续收藏文章,继续复制粘贴笔记,这就片面了。除了换个工具,我们还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比如从广撒网读网文变成限定特定主题的读物,比如从转发收藏复制粘贴变成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记录,比如从记完就扔变成记完先复习一段时间,不如从一味地追求更多更新变成经常停下来甚至是每天定期去回看自己的已有笔记,去思考其中的联系。这些习惯的改变,和工具是配套的,整体衔接起来才能促进我们学习的改善。
补充:我们很难一步到位全部做到,因此需要笔记用来回溯,在学习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标记哪些要养成习惯,分批分层去掌握,最终全部变成自己的。

只有当所有相关的工作都相互衔接成为一个整体,所有的瓶颈都被消除时,才能发生显着的变化

问题:如何理解“工具”与“所处流程”的关系?

答案:就像我们在使用复习工具anki一样,如果直接把别人的专业可以笔记导入到anki里复习,很快就会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复习这样的流程,因为笔记都是自己思考的成果,并且又都是及时复习的,这样复习起来就非常容易。前一种情形就是孤立地看待工具,后一种情形就是把工具放到它所处的流程中。
补充:卡片笔记也是这样,卡片只是学习和研究的一个过程,在它前面在它后面,都还有需要整体考虑的因素。

即使是最好的工具,孤立使用它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只有把它们嵌入精心策划的工作流程中,工具才能发挥出它们的优势。

问题:我们需要给卡片编号吗?

答案:不需要。给卡片编号是那个时代技术局限所致,而现在已经可以依赖应用程序实现链接,我们甚至不需要知道当前正在建立联系的两条笔记的ID是什么。
补充:执着于编号,就像古时候人们熬药以后会把药渣倒在路上,是希望有大夫路过的时候能发现点什么,甚至会进门来给家里的病人医治。而现在有的城里人,自己家邻居都少见,却依然把药渣倒在家门口。

他没有再将笔记添加到现有的类别或相应的文本中,而是将它们全部写在小纸片上,并在纸片的角上编号,然后将它们收集到卡片盒中。

问题:如何理解“上下文”?

答案:我们理解的“上下文”一般是笔记的出处,但这只是上下文中的一个而已。当前笔记与哪些笔记有联系,或者哪些笔记与当前笔记有联系,这是更广泛的“上下文”。
补充:就像波利亚的《怎么解题》里说的,我们解完一道题不能就这么结束了,而是要去分析它还能为哪些类型的题目提供借鉴等,这就是《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上说的知识的“条件化”。多想一想知识的应用场景,联系,或者上下文,不仅有助于学习当前知识,也能促进其他知识的学习。

他意识到,一个想法、一条笔记只有在它的上下文语境中才有价值,而上下文并不一定是它的出处。

问题:卡片笔记写作法有什么缺陷?

答案:需要时间。以往的方法虽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确实是突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如果你不想突击,想把工作做在平时,想通过平时的学习一点点推进最后的研究工作,那就选择 卡片笔记写作法 吧。
补充:这有点像anki的间隔复习,因为短时记忆里的知识如果想转变成长时记忆,就需要一定的间隔复习。同样是复习三次,一种是在一个月内复习三次,另一种是在半年里复习三次,保持的效果一定是后者更好。

我的研究课题是社会理论,持续时间是30年,成本为零

问题:践行 卡片笔记写作法 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同上,需要时间。但这也是现代很多人的想法,不急于一朝一夕,只希望能把点点滴滴的付出积攒起来,有耐心静候花开。
补充:

如果说我想要什么,那就是更多的时间,但令人遗憾的是时间实在太少了

问题:“不强迫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完吗?

答案:可以。比如,你自己不喜欢学习,但是母亲让你去洗碗你跟不愿意,与其选择去洗碗,还不如去学习呢。类似这样,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安排多本书来读,当A读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读B,当B读不下去的时候再回来读A。总不至于只有一本A,A读不下去的时候就无事可做了。
补充:

他强调自己从不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

问题:现实中这种观念还体现在哪里?

答案:就像旁观者认为anki只是一个复习工具一样,但是把这个复习工具用起来以后,我们却也可以逐渐把各种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付诸实践。比如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温故而知新,但是随着周期变长任务量变大,几乎没有人能凭自己高效地安排复习了。又比如都知道康奈尔笔记好,但是康奈尔笔记里的遮住答案想问题的提取式学习方式怎么落实并不清楚,在纸上记着记着就又变成了重复式阅读。再比如遇到不懂的先放一放,但是以往放掉以后就再难找出来了。同样,anki是一个简单的复习工具,但它却会因为使用者的强大而更强大,会因为使用者的坚持而效益倍增。
补充:斯坦福教育研究生院的院长施瓦茨在着作《科学学习》里说过:“闪卡的发明是教育科技发展史上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突破,它既简单,又有效,还老少皆宜。”

我们仍然习惯性地认为一个人要取得巨大的成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问题:如何“迅速拾起落下的工作”?

答案:如果给自己限定读某一本书,就会有时候不在状态,或者书不在手边,或者嫌打开对应的笔记麻烦等,让自己不想或不能接续原来的工作。而 Roam Research 一类的双链笔记从设计上就做了改进,我们不需要考虑分类,即开即用,即点即输;我们也不需要找上一次做到哪了,上一次读的是哪一本,随想随记。正是这些自由的结构,能增强我们打开笔记的意愿,能减少我们续读的阻力。借助关键词的设计,这些看似杂乱的笔记又能聚集成集中的主题,甚至是复用在不同的主题里。
补充:又或者如前面所说的 flomo 的三种设计:① #关键词 的形式;② 手动建立关联;③ 机器学习推荐主题。

卢曼能够专注于眼前的重要事情,迅速拾起落下的工作,并保持对过程的控制,是因为他的工作结构允许他这样做。

问题:这里的“劣势”具体指什么?

答案: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作者有两句精炼的总结:① 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使得思考变得异常困难。② 长时记忆的数量和质量是成功进行思考的关键。由此可见,“局限”就在于工作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同时,也给出来解决办法,除了本书所讲的写到笔记上,还有一些常用的知识,需要存到长时记忆里以备调用。而将工作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方法就是“精细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记录然后安排复习。
补充:哪些需要记住,哪些需要存起来,参考 方柏林的《过剩时代的学习》,有书,网上也有20分钟左右的视频。

当然,要想在学术和写作上取得成功,离不开聪明才智,但如果缺乏一个外在的系统来记录和组织你的思想、观点和收集到的论据,或者你不知道如何把这个系统融入日常工作中,那么你的劣势就会非常明显,根本无法用高智商来弥补。

问题:“孤立关注”指的是什么?

答案:就像一定会有读者认为“我只要换个记笔记工具就行了”,而不顾自己是否要转变记录的习惯,比如从照抄变成用自己的话记录,比如从收藏文章变成自己一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等等。
补充:就像《思考,快与慢》说的,任何熟练的技能都是从不熟练过渡而来的;又像李笑来在《自学是门手艺》里说的,我们必须要要接受自己在刚开始学习一项技能时的“笨拙期”。

主要的误解源于人们对卢曼卡片盒的孤立关注,而忽视了它所嵌入的实际工作流程。

问题:“简单”的东西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吗?

答案:可以,但常常被忽略。就像“电磁感应”的发现并没有被重视,但是却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又如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遗忘规律”至今在很多人眼里仍然是无足轻重,但是那些将闪卡纳入到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整个学习流程的许多学生,已经借此走出了学习困境。我们常常混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能因为“基础科学”的简单朴素,就对建立在“基础科学”基础上的“应用科学”案例或产品失去信心。
补充:工具本身客观上通常不存在简单还是复杂的定性,简单的工具会因为用的人将它用到极致而变得复杂且强大,复杂的工具也会因为用的人没有追求而变得简陋甚至一无是处。

第三,这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太简单。

问题:卢曼的笔记有哪几种?卡片盒有哪几种?笔记和卡片盒是怎样的对应关系?现在的双链笔记又与卡片盒如何对应?

答案:卢曼的笔记有三种,按本书的翻译为 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其中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可以归为一种,因为二者的区别只是便捷性、完整性不同,如果时间充裕想法完整,你的闪念笔记就应该记成文献笔记,如果时间不足想法还不完整,文献笔记就应该记成闪念笔记的形式,但是不论是闪念笔记还是文献笔记,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在想法完整的时候,都必须整理成文献笔记的形式,所以说二者是一种笔记,所以所谓的三种笔记其实就是两种笔记。卢曼的卡片盒有两种,一个是文献卡片盒,另一个是主卡片盒,前者用来记文献笔记,或者是之前临时记录在某个收集箱里后来改写而来的文献笔记,甚至当你时间足够想法也完整的时候都可以跳过闪念笔记直接记文献笔记,而主卡片盒则用来保存永久笔记,永久笔记来自文献笔记的重新整理和优化,具体见后面。所以两类笔记对应两个盒子。与双链笔记工具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呢?这里以译者自用的 Roam Research为例,在Roam里有两种笔记,一种是快速记录且自动以当天日期命名的 Daily Notes,另一种是 Pages(默认空白),前者对应卢曼的 第一种笔记(闪念笔记或文献笔记),后者对应卢曼的 第二种笔记(永久笔记),当我们先在 Daily Notes 里写了许多闪念笔记或文献笔记以后,会因为[[主题词]]的设计而生成很多Pages页面,但是Pages页面此时都还是空白,之前的[[主题词]]笔记会成为该Pages下的Reference Link(引用链接),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引用自己去重写 Pages 的内容,就像我们要根据卢曼的文献笔记去改写永久笔记一样。双链笔记里的知识图谱也不是为 Daily Pages设计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记了很多 Daily Pages 的笔记以后再查看 知识图谱 发现联系都是通过 日期 进行中转的,而没有通过 [[主题词]] 直接进行关联。但是当你在 Pages 里改写了永久笔记以后,再去看这些 知识图谱 就会惊奇地发现 [[主题词]] 与 [[主题词]]之间直接联系了。我想这应该是Roam Research的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吧。
补充:着名笔记软件 Notion 官网的招聘页面有句slogan:“We shape our tools,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我们先是塑造/选择了工具,而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这句话在 双链笔记 上也适用,用久了以后,我们可能也会像卢曼一样,但凡打算记到 永久笔记 之前,一定先寻找与已有笔记的联系。anki软件对我们的塑造也是这样,无数教育学心理学的着作都在强调“提问”的好处(启发思考,保持专注等),但是没有工具的引导我们很难进行长期的刻意练习,但是anki作为闪卡的代表,却给了我们练习 自问自答 的途径,正如译者在本书里的所有笔记一样,都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这正是长期使用anki软件给我带来的习惯。

严格来说,卢曼有两类卡片盒:一类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有文献和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另一类是主卡片盒,主要是他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

问题:自己怎么在双链笔记工具里记录“文献信息”?

答案:如果每记一条读书笔记都要手动添加一次文献信息,那不仅麻烦,也制造了很多重复短语。LEO设计的方法是利用笔记工具的层级,在第一级写书名,在第二级写章名,在第三级写节名,这样集中读一本书的时候就不需要重复添加文献信息了;然后在其下的四级写问题,在五级写答案,在六级里写补充,其中四级五级的问题答案也对应了实体卡片的正反面关系,同时利用笔记工具的折叠下级功能或闪卡的先显示问题后显示答案功能,实现下次浏览时的“提取式学习”(参考《认知天性》)。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记完的笔记如果没有复习,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忘掉自己曾经记了什么,后续的联系也就无从谈起了,通过这种六级格式的设计,不仅符合 卢曼卡片笔记法 的格式要求,符合卡片盒的分配,也可以利用 tools2anki 系列工具直接转入anki复习。有了以anki为代表的“存储强度”这种记忆机制的补充,对于很多没有太多积累的新人来说,才有可能把以 Roam Research 为代表的“检索强度”的记忆机制利用起来。
补充:通过“联系”进行学习听起来很酷,但是联系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先验知识”,这些知识还得通过“复习”先习得。在印象笔记公众号历史文章里搜索“anki”,在幕布公众号里搜索“anki”都有过往期tools2anki的系列方法,在译者的公号里也还会集中重发最新修订版。

当他读到值得记录的内容时,就会在卡片的一面写上书目信息,在另一面对内容做简要的笔记(Schmidt,2013)。

问题:“一张卡片只写一个想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① 可以训练读者进行清晰地思考;② 可以化繁为简,让学习材料始终处在自己能够掌控的难度范围内,促进心流的产生;③ 更容易记忆,记忆≠背诵,不用背≠不用记,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背诵只是其中一种,在学习的初期往往主要还是依赖背诵,待能力提升和已有知识积累足够多了,还可以发展出“联系”“类比”“比喻”等其他记忆策略;④ 独立性强导致容易调用,因此复用频率就高,复用频率高了,笔记的“复利价值”才会高。
补充:不要看不起小卡片,这不是故意制造知识碎片,而是基于自己的能力适时调整学习和思考的最佳单位。同样是“一张卡片”,初学者可能一次只能记住单个概念,而经验丰富的人可能甚至会把相似的多个概念放在一起比较,作为一张卡片;同样是“一条笔记”,初学者可能需要一大段话甚至是略显啰嗦的话才能描述清楚,而经验丰富的人可能只需要用完整语句简要说明,作为一条笔记。

每个想法只用一张卡片

问题:卡片笔记写作法 执行起来的难点有哪些?

答案:这里正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除了勤勤恳恳的学习和记录外,不要陷入囤积的陷阱里。虽然你读三本书,而别人只读一本书,可能你会更有成就感,但是一定要克制这种低质量的囤积。比起一味地追求数量,静下心来,每次在记 永久笔记 之前仔细想一想可能的联系,这其实是在盘活存量资源,是在“把书读厚”。
补充:习惯往往不会一次性养成,但是我们可以在笔记里添加 #习惯 这个标签,经常回来看看自己哪些地方没做到位,再秉承“钉钉子精神”持续改进。

他在记笔记时通常会注意卡片盒中已有的笔记。

问题:如何理解“语境”?

答案:就像波利亚的《怎样解题》里说的,当我们解完一道题以后,不要着急去解下一道题,最好能停下来想一想这道题的解题方法还能应用在哪些地方。“语境”就是所学知识“从哪来,到哪去”。关于“从哪来”,我们在学到某个知识以后,最好将其抽象概括,让其脱离具体的单一的使用场景;关于“到哪去”,我们需要将笔记与具体的场景结合,与具体的现实问题结合,比如问“XX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或者“XX问题可以用YY知识来解决?”。先抽象后具体,看似是矛盾,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学习的时候,越抽象概括就越与具体场景无关,越与具体场景无关就越能适用于更多场景(如,各种星座的性格描述);应用的时候,越是能结合具体的场景,越能丰富和深化我们对抽象概括的理解(如,常年驻扎国外就越发能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
补充:“语境”的处理需要时间,所以贪多求快的话就特别容易错过。

卢曼并不只是照抄他所读过的文章中的观点或引文,而是将其从一个语境转化到另一个语境。

问题:我们还需要给笔记编号吗?

答案:不用。“编号”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限制不得不为之举,编号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知道谁跟谁有联系,谁有联系了谁。现在的各种笔记工具已经可以通过检索的形式找出来,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搭建联系,就像双链笔记的代表 Roam Research 也有笔记编号但是我们却看不见也不需要记着,编号只是后台识别卡片的一个ID而已。
补充:笔记之间建立联系,就像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认识新朋友一样,不会逢人就报身份证号码。

卢曼笔记的诀窍在于,他并不是按主题来组织他的笔记,而是以相当抽象的方式给它们编上数字。

问题:如何理解卢曼卡片的编号逻辑?

答案:可以用打疫苗被人“插队”的现实意象来辅助理解,比如有了22号,后面再来人那就是23号,但是后来又来了一位22号的亲戚,他想挤到22和22之间,那就给他个22a的编号吧,如果再来一位是22a的朋友想在22a和23之间插队,那就接着给他一个22b的编号,如果22a、22b一直往后把26个字母都用完了怎么办?那就再从22aa、22ab、22ac……开始吧。
补充: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们也应该适时地取其精华(联系的思想)去其糟粕(编号的方法)。

例如,一条关于因果关系和系统论的笔记编号为21/3d7a6,其后添加的新笔记就编号为21/3d7a7。

问题:卡片笔记的链接与互联网的超链接有什么区别?

答案:网上的叫信息,自己消化过的叫知识,知识的价值通常大于信息的价值;网上的超链接所指向的单位或大或小,甚至可以用杂乱形容,而卢曼卡片是标准化独立知识点,好处有很多(前面已谈过);网上的信息语境单一或者没有语境,而自己加工过的卡片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可以应用的场景更多,等等……
补充: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果把他的卡片盒看成是个人的维基百科或纸上的数据库,那将是相当具有误导性的。

问题:如何理解前文所讲的“并不是按主题来组织他的笔记”而这里又出现了主题?

答案:主题一定是有的,这也是研究所必须的。只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系统里,不预先设定主题,而是随着笔记的积累,出现频率高的笔记自然就聚集成了主题。
补充: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同于其他系统一开始就有一个预设的主题顺序,卢曼笔记法是自下而上地开发主题,然后在卡片盒中不断地添加笔记,基于这个卡片盒,通过排序相关笔记的链接,来对一个主题进行整理。

问题:如何理解这个“分类”?不是说不分类吗?

答案:这里的分类不是预先设定好分类,如经济学、法学、医学……这种,这种分类会随着内容的增加而变得越发复杂,就像我们自己在电脑文件夹上搞的分类一样,时间久了文件多了,分类就乱了或不能满足需要了。这里的“分类”其实指的是从已经聚集的主题中挑选一些常见的、常用的、有希望继续发展下去的笔记,作为快速打开的入口,就像 Roam Research 类双链笔记的“收藏”功能一样,收藏了以后在左侧就有一个快速访问入口。
补充:

当然,带有分类收集链接的笔记是很好的切入点。

1.1 关于写作,你需要做的

问题:如何看待闪念笔记?

答案: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是一样的性质,都是过渡的性质,区别只是是否方便、是否时间充裕、是否想法完善等。但是我实践下来发现,最好还是按 文献笔记 的要求去记(作者也说可以不记闪念笔记)。因为碎片化的即时想法可能没想象的那么重要,至少对严肃类学习来说,端坐在电脑前读书同时记更严谨成熟的文献笔记的意义更大。
补充:大家可以自己去试一段时间,对比下。

记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

问题:使用“收集箱”有什么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答案:收集的地方太多了,不便于管理,需要先做决断,设定唯一的收集工具收集位置;从收集到整理的路径太长,时间成本太高,导致不想或不能整理;从收集到整理间隔的时间太久,当时的理解水平已经大打折扣了,再整理时也难再回到当初的最佳状态。
补充:慢慢戒掉收集的习惯,跳过闪念笔记,直接记文献笔记。也不要在 Roam Research 里建两个库(文献笔记库和永久笔记库),那样整理迁移太麻烦了。其实Roam Research 的 Daily Notes 就对应了 文献笔记,Pages 就对应了 永久笔记,这也是为什么 Roam Research 会在 Pages 页面以 Reference Link 的形式展示 Daily Notes。

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你定义为“收集箱”的地方,稍后统一处理。

问题: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

答案: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转述是判断是否已经的一个重要标准。没错,即使是数学也是这样,在以数学为主题的书《学习之道》和《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两本书中都有这方面的论述。
补充:用自己的话的能力可以分阶段培养,比较好的一个练习的起点是,读完一段以后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刚刚读了什么”,看电视的时候看完一集问问自己“刚刚这一集讲了什么”,慢慢就能练好了。

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只是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

问题:记过的笔记如果不能每天看,会怎样?

答案:会忘记自己曾经记过什么,之后再想联系就无从谈起了。LEO给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主流笔记工具都设计了可以转入anki复习的方案,比如我把读书笔记以文献笔记的形式记到 Roam Research 里或幕布里,记完就会转入anki复习,稍加复习有了印象以后,再学习新知识,对关联知识点的潜在联系就特别敏感。
补充:书中介绍的“检索强度”(联系)和“存储强度”(重复)两种记忆机制,不能盲目追求哪一个更高大上,而是要结合自己的能力阶段结合起来用。

最好每天一次,以及在你开始遗忘为什么记它之前

问题:举例谈谈具体的实现方式?

答案:以LEO提供的 tools2anki 方案为例,这个方案打通了 阅读、记文献笔记、复习,以及根据复习成果去加工永久笔记 的各个流程。以典型的 Roam Research 为例,在第一级写上书名,在第二级写作章名,在第三级写上节名,之后再在下面写读书笔记,就不用重复记文献信息了;关于读书笔记,在四级写问题(如果对引用有严格要求,还可以在问题前标注页码),在五级写答案,在六级写补充。这样在 Roam Research 里就有了一份严谨的文献笔记了,就像上段说的,要经常拿出来看,防止忘了自己记过什么,这样的笔记在记完以后就可以利用 tools2anki 系列工具转入anki复习;笔记里的问题字段会转入anki里的问题字段,笔记里的答案字段会转入anki里的答案字段,构成闪卡(提取式学习),而笔记工具里一二三级文献信息也能保存到anki的书名号字段里,笔记工具里的六级补充内容也可以转入anki的补充字段里。这些都可以在30秒内完成,从而实现“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完整流程。
补充:包括当前LEO所做的笔记,也可以稍加处理变成 Roam Research 里如上六级格式和anki里的复习笔记。方案已在anki用户中应用两年有余,在公众号“学习骇客”的关注页搜索关键词“Roam Research”“幕布”等便能找到免费且完整的文章介绍。

你可以为每一个想法准确地写下一条笔记,并像为别人写作一样,使用完整的句子,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

问题:如何看待“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的作用?

答案: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最终目的是高质量的“永久笔记”,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关联笔记的数量或比例。“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都是过渡性质,二者甚至作用相当,只是考虑到便捷性、完整性,“闪念笔记”又是“文献笔记”的一个临时过渡,如果不需要这个过渡,也完全可以直接记“文献笔记”。
补充:不要觉得自己摘录了很多段子就很有成就感,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去记,且一定在要笔记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合理联系。囤积可能会让我们更有成就感,但真正有价值的是联系丰富的永久笔记,过渡过程再充实都不能代替最终的目的。

此时,扔掉第一步的闪念笔记,把第二步的文献笔记放入你的文献管理系统。待所有重要的内容都进入卡片盒后,你就可以忘记它们了。

问题:“头脑风暴”有什么不好?

答案:“头脑风暴”就是典型的从空白屏幕开始、从白纸开始,但又不完全是从零开始,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已有的记忆里提取信息,这样不仅模糊、不准确,而且容易陷入“易得性偏差”。
补充:与其寄希望于抓瞎式的头脑风暴,不如从平时的笔记里寻找想法集群。

不要为一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

问题:怎么把笔记转化成连贯的内容?

答案:我的经验是,记笔记的时候好好消化,待到用笔记的时候一定要脱离笔记,不要再想着抄笔记。我们有时候看别人写东西评价道“不讲人话”就是缺少自己的消化,如果我们可以脱离笔记自己写出来,基本上就好多了。
补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简单地把笔记复制到手稿里,要把它们转化成连贯的内容,并将它们嵌入到你论点的上下文中,同时从笔记中得出你的论点。

问题:怎么才能有“很多同步的想法”?

答案:关键在于笔记的可复用性,要想笔记能经常被提取,笔记就要满足几个要求:① 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去记,而不是照抄;② 一事一议,一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而不是乱糟糟一篇篇收藏文;③ 记过的笔记要每天看看,不然过段时间就忘了自己记过哪些笔记了,等等。
补充:卡片 就是一种对笔记的形式约束,是一种标准化的约束,只有先约束才能有以后的自由。

实际上,你绝不会只写一个想法,而是在不同阶段同时会写出很多不同的想法,这正是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真正优势所在。

问题:怎么“一点点读”?

答案:记笔记,及时记录自己的思考成果。一方面是腾空工作记忆资源,用来思考更多的事情;另一方面,记下笔记可以作为我们往下思考的铺垫,我们可以接着自己上一次的思考继续深入。
补充:如果不能及时记录,看到复杂的、枯燥的,就没有可视化的笔记(思考成果)及时反馈,很快就看不下去了。

弄清楚某篇文章是否值得阅读的唯一方法就是去读它(哪怕只是读一点点)

1.3 关于写作,你需要具备的能力

问题:就卡片笔记写作法而言,什么是“根本”?

答案:“根本”是内容,是自己思考过然后用自己的话记录的笔记,双链笔记工具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笔记间联系的可能性。人都是喜欢挑容易的事去做,如果我们置读书、思考和记笔记于不顾,却执迷于寻找各种工具和研究复杂的工具功能,那就本末倒置了。对于卡片笔记写作法而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积累上下文丰富的卡片笔记。
补充:就像电商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样,电商是在加快实体经济的流通并降低流通成本,实体经济是电商赖以生存的根本。

专注于事情的根本,而不是把事情不必要地复杂化。

问题:如何配合才能避免一团糟?

答案:善用佳软老师在给葫芦笔记的直播分享里讲过,我们选择一个新的工具,一定是沿着自己上一个成果,而不是推倒重来。就像 双链笔记 来了,有的人想方设法把 印象笔记 里收藏的几千篇文章转存到 Roam Research 里。按照 善用佳软 老师的看法,我们上一个成果就是自己本来就喜欢阅读、思考和记录,而新的 双链笔记 只是接着我记录的这个环节往下,给笔记更多建立联系的可能。如果我们用 双链笔记 用不下去了,还能退回到自己原来的起点(记录)上。而如果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都是踏踏实实地在学习,新的工具出现以后,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借助新工具再往前一步。
补充:原来就一团糟的话,新工具来了也还是一团糟。

由于这些技巧之间没有真正的配合,用了这些技巧反而使工作变得极其复杂,导致什么事都很难完成。

问题:换一个 双链笔记 工具就能让学习更好吗?

答案:不是的。学习流程包括了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等,就像一个由多节拼成的管道,管道容量的大小不是取决于最粗的那一节,而是要看最细的那一节,并且如果有哪一节有泄露,都会导致最终成果受损。双链笔记 只是改进了我们 记录 这个环节,前面的学习、思考与后面的复习(每天常看)也都必不可少。
补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指的是把握好学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最后的学习效果一定就会好的。“只管前程,不行好事”指的是那些一直希望自己的学习效果能改善,却从来不关注学习过程的情况。

突然之间,每一个小步骤本身就变成了一个任务,却没有把整个项目向前推进多少。就这样增加一项功能强大的技术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

问题:卡片笔记 如何减少工作中的干扰?

答案:以往工作中的干扰指的是,一本书读烦了就不想读了,打开笔记看到复杂的分类就不想记了,记了笔记以后想去另一篇笔记里找参考很麻烦。卡片笔记减少干扰指的是,可以给自己安排多个同类任务,当一个陷入了困境就换一个;打开笔记就记,不用想分类,不用在乎以后能不能用,做好链接管理就可以;需要查找参考的时候可以快速搜索到相关卡片,这些卡片由于组织良好,所以可以很轻松地复用,等等。
补充:有人会说:“我用XX笔记只有一个分类,我能克制住,所以没有分类的烦恼。”我想说的是:“既然你知道抗拒一个工具的缺点,为什么不找一个能在这方面推着你前进的工具呢?”

好的工具并不是在我们已有的工具基础上增加功能和更多的选择,而是帮助我们减少对主要工作的干扰,这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思考。

问题:如何理解“高效”记笔记?

答案:在辅导anki用户的这些年里,许多同学都认为我只要把别人的笔记拿来导入到我的软件里就是高效了,最后往往导致用不下去,原因就在这。学习这是个整体流程,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好比一节节管道,这个管道的效率究竟有多高,不是看哪一节最粗,而是看哪一节最细。批量导入笔记看似把“记录”环节的管道容量一下大大提升了,但是“学习”“思考”和“复习”的环节仍然没有捷径可走。
补充:一分辛苦一分才。

有些人喜欢用传统的纸质卡片和木制卡片盒,这没问题,反正电脑只能加快工作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比如添加链接和编辑资料格式,并不能加快工作中的主要部分——思考、阅读和理解。

1.4 关于写作,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问题:为什么我们常常被工具的简单性欺骗?

答案:威廉厄姆在《心智与阅读》说过,我们学习时获得的多少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字面意思,即作者讲了什么;二是意义建构,即我们想到了什么。之所以会被工具的简单性所欺骗,就因为我们想到的部分太少了,就像外人常常觉得anki就是一个背诵工具。而决定我们想到什么想到多少的是我们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这两项是因人而异的,也是常常变化的。比如,有过长期的写论文经验的“雪小豹”看到这本书就会觉得要是10年前就知道书中的道理该多好,而一个平时只是读一些小说打发时间的读者再看到这本书会觉得普普通通。又比如,为知笔记的CEO李峻老师在序言部分说这本书每一段都值得揣摩,也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那既没有“已有知识”也没有“过往经验”的读者该怎么理解本书呢?几条建议:① 读书,再去换相关的书读,比如《研究是门艺术》,从中获得一些启发;② 实践,不管这本书读到几成了,先去用一用书里提到的工具,之后的经验和教训都会给我们再看这本书提供新的认识;③ 参考,看看微信读书里其他读者的笔记,了解别人的思考角度与实践体会。
补充:

许多人容易被工具的简单性所欺骗,在没有真正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就想“试一试”,结果自然是令人失望。

问题:如何理解“工具本身”与“使用方式”?

答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多与“工具本身”有关,而后一句也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依据——“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则多与“使用方式”有关。要想用好一个工具,不仅仅要利其器,也要得其法。得其法的秘诀在于不要单单凭借自己的有限理解,也要结合实践,结合别人的启发去看问题想问题。
补充:

但是,对于像卡片盒笔记法这样的工具,我们有时会忘记使用方式和工具本身一样重要。

问题:“用于笔记归档”是什么意思?

答案:就像很多人用 YX笔记 一样,看到好玩的、感兴趣的或可能有用的就转存起来,大多数人都没能再打开看过,更不要说再复用了,所以作者称为“思想的坟墓”。
补充:转发就是打发,收藏就是雪藏。

例如,卡片盒很可能会被用于笔记归档,或者更糟糕,成为思想的坟场(Hollier,2005)。

问题:怎么知道自己作的对不对?

答案:几乎没有人能一次做对,但是我们可以每次做对一点点,比如第一遍看完记住一些实践建议,然后去用,用一段时间后再回来看,又能改进一些,照此类推,就可以越用越好。
补充:我自己这些年用anki也是这样,学其他复杂技能也是这样。

我认为只要记住几个基本原则,并了解文档系统背后的逻辑,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卢曼的方法,从而取得学习、写作和研究上的成功。

第二章 有效写作的四个基本原则

2.2 简洁是最重要的

问题:通过“集装箱”的例子,作者想说明什么?

答案:集装箱与货物的的关系,好比卡片与知识的关系。集装箱的出现,使得货物在装船前先进行了标准化“打包”,在之后装卸和运输的各个环节里,效率都提高了。卡片也是一样,卡片是通过形式对知识进行了约束,约束成一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之后需要调用这个知识点时也更加方便了。
补充:“先易后难”与“先难后易”好像只是先后的区别,但是在学习上前面偷懒了,后面通常都要吃很久的苦,前面稍稍辛苦一点,后面却可以受益良久。

显然,我说的是海运集装箱,它本质上就是一个箱子。

问题:卡片笔记写作法上对应的“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是什么?

答案:卡片相当于“集装箱”,而卡片盒相当于配合集装箱的码头等“基础设施”,“日常工作”指的是我们要自己独立思考并记录,一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记过以后要经常看,每天添加新的永久笔记之前先想想可能存在的联系,等等。
补充:不要孤立地关注“工具”,而忽略与工具配套的“流程”。

船东试图将集装箱融入他们的惯常工作方式中,却没有尝试改变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内容。

问题:“依赖大脑来回忆”有什么不好吗?

答案:第一,容易产生“易得性偏差”,即你能想到的都是容易想到的,更多应该想到的你却总是想不到;第二,“大脑”主要指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而很多人没有复习的习惯因此长时记忆里也没多少内容。
补充:在威廉厄姆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里说过: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使思考变得异常困难;长时记忆的数量和质量是成功进行思考的关键。

由于一篇文章必须在笔记的基础上独立构思,所以当他们写作时,就十分依赖大脑来回忆大量笔记的出处和记录时间,因此会有很多人根据事先形成的想法努力回想笔记,以期组织文章材料。

问题:为什么记完当天还要阅读?

答案:① 防止自己忘了,忘了的话就无法建立联系了;② 思考可能存在的联系,趁热打铁。
补充:这是整个流程中最难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习惯,卡片笔记写作法就很难执行得好。

但在他把文献笔记存放起来之前,他会阅读当天记录下的东西,思考它与自己的思想的相关性,然后写在永久笔记卡片上,放入主卡片盒。

问题:如何理解“标准化”?

答案:就像盖房子,如果砖头一块大、一块小、一块完整、一块残缺,那么在施工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也无法准确地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去施工。想想我们以前在某些笔记工具里的收藏文章不就是这样的嘛?有些文章道理简单,有些文章的信息量很大,有些内容是自己了解的,有些内容是陌生的,有些可能几百字,有些可能几千几万字。这些未经标准化处理过的信息连知识都算不上,大多都进了“思想的坟墓”。
补充:这些陋习其实都不难发现,只是我们多数人缺少改变的动机和勇气。

正是由于格式的标准化,笔记才能够在一个地方建立起群聚效应。

问题:举例谈谈项目笔记?

答案:就像我们在anki里记了很多笔记,既有普通心理学的笔记,也有发展心理学的笔记,其中记录了很多关于弗洛伊德的内容,这些笔记在各自学科下都进行了复习,这是普通的“文献笔记”。但是,当我们研究了真题以后发现考试经常考与 弗洛伊德 有关的内容,那我们还要不要从头再看一遍书,把所有与 弗洛伊德 有关的笔记重新整理一遍呢?不用。可以利用anki的创建筛选的功能,在已有笔记里筛选与 弗洛伊德 有关的笔记进行专题学习。这就类似 卡片笔记写作法 的“项目笔记”。项目笔记来源于平时的笔记,只是组织方式不同,尤其是借助现代先进的工具更为方便,用完可以还回去,可以在不同的项目里复用。
补充:“项目笔记”与“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并不是割裂的。

最后一种笔记,就是那些只与一个特定项目有关的项目笔记,和其他与该项目相关的笔记一起被保存在一个特定项目的文件夹里。

2.3 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问题:“从零开始”是什么意思?

答案:指的是我们平时写东西的状态,打开电脑,想一想写什么,写完一段再想。尤其是面对像写论文这样严肃且艰难的任务时,这样持续的障碍甚至会把我们逼疯。与之相反的则是,平时学习时就做好笔记,利用一些双链笔记工具,频繁出现的主题就会自然浮现,比如我的 Roam Research 现在关于“工作记忆”的笔记就有七十多条,这时候我根据自然聚集的主题去写东西就不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情形,写作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写论文需要积累更多,但也是积累的内容越多,能写出来的东西就越多,因为你积累的笔记不仅仅是为某一个主题服务的。就像卢曼毕生写了七八十本书,这些九万多条笔记单看很多,但如果考虑到这九万多条笔记衍生出不同主题的七八十本书,就不多了。
补充:从零开始就像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而通过记笔记的过程推进研究则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从零开始

问题:如何理解“转化”?

答案:用奥苏贝尔着名的“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观点来看,区分二者的关键不是有没有重复,而是在学习新知识时是否能够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这个已有知识怎么来?需要通过“机械学习”进行一定的积累获得,也就是说先要有“机械学习”,而后才能有“意义学习”。但是很多人不屑于机械学习,又无法利用其他手段进行学习,所以困在机械学习里。如果我们能在每次学习包括读书的时候,把自己的“洞见”以笔记的形式巩固下来并复习,就能变这次学习的“新知”为下次学习的“已知”,这样一来,已有知识不断更新,才能更容易进入更高水平的“意义学习”。
补充:我之所以能比别人想得多一点,是因为我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每一项知识性的努力都是从已有的观念开始的,然后在进一步的探究过程中转化,以此作为后续努力的起点。

问题:记笔记有什么作用?

答案:学习就是缩短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能一次理解透,记笔记可以及时巩固现有的思考成果,然后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我们接着当前成果继续深入思考,借此读者可以逐步逼近作者。因为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这些已有成果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塞满大脑,使得我们得精力消耗过快,没有更多资源去处理新的问题。
补充:就像下象棋一样,多数人都做不到走一步看十步,我们起码能做的就是走一步想一步。

真正长久并广泛适用的建议是,我们必须拿着笔阅读,把思想的发展过程落实到纸上,并建立一个不断增长的外部思想库。

问题:如何看待“头脑风暴”?

答案:“头脑风暴”得到的东西也并非大风刮来的,也是从记忆中提取的,而且是不客观、不可靠、容量少的残剩的记忆,与其这样碰运气,不如早早地就做好准备。比如,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卡片盒用,记过的笔记再辅以刻意的间隔复习,使得更多知识转入长时记忆供调用。
补充:“头脑风暴”虽然可以促进创意的产生,但是大多数工作要求准确完整,如果全依赖“头脑风暴”无异于把自己的工作交给“运气”。

提倡以头脑风暴为出发点就更令人惊讶了,因为大多数想法并不是来自头脑风暴

问题:如何理解“写作是一个循环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过程”?

答案:“线性过程”指的是定个计划然后开始写作,写完交差以后就完成任务了。而“循环过程”指的是我们利用平时的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就在为写作做准备,积累越多,频繁重复的知识点就越多,主题就越容易浮现出来,这些积聚的主题不会因为某一次论文写完就废弃了,也会为后面的其他主题写作提供资源,也会因为不断写作而有更新,是一个积累与写作相互促进的循环状态。
补充:以往考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月考突击一下,考完就忘了,到了期中考试再突击一下,又是考完就忘,期末考试、升学考试依然是这样,因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不是为了“长时记忆”。而anki的复习则不是,月考的时候复习,然后考完并不会扔了,而是会按照间隔复习的提醒再接着进行几次低频的复习,复习过几次以后,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可以长期保留随时调用,就不会因为下一次又要考再去临时突击了。

写作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过程

2.4 让工作推动你前进

问题:怎么让“工作本身就是激励”?

答案:原来我们写论文都是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先拟个题目,然后就开始焦急地找资料凑字数,期盼着论文写完的那一天,这是单一的目标激励。由于反馈周期太长,甚至我们只能感受到焦虑而感受不到激励。而“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意思是,从大一开始,反正我们都在学习都在记录,如果用卡片笔记写作法去记录,当笔记有100条时,就能看到一些经常出现的话题,当笔记增加到200条时,主题出现得就更多了,而且主题下的素材也越发充实了,这可能只是上个月和这个月的差别,但是进步已经是可见的了,我们不用等那个遥不可及的最终目标,我们每一天的努力每一次的添加都看得见。这就是“工作本身带来的激励”,它不依赖于外界,是更加真实的可控的。
补充:

只有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时,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动态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DePasque and Tricomi,2015)。

问题:如何理解这个“良性循环”?

答案:就像村上春树谈跑步一样,我们是应该在跑得最起劲的时候停下来,还是在跑不动的时候呢?如果选后者,那么每次跑步对你来说都是痛苦的体验,如果选前者,那么每次跑步带给我们的都是积极的体验,这种正面体验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我们不断地想跑愿跑。记笔记也是这样,如果每次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以后,这一次的“新知”都能让我们有很强的获得感,并且“新知”变成“已知”使我们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这就是“良性循环”。
补充:我在ANKI学生圈里反复提倡大家一定要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闭环,因为这样才能带来良性循环。如果缺少“学习”和“思考”,直接去转载收藏别人的文章,是不会有那种大彻大悟的快感的;如果缺少“记录”和“复习”,当时学习你可能也会很充实,但是这种充实很快就消失了,然后你又回到原来那个水平线上,一直在努力,永远在原地;这其中“记录”不难,但很多人记过以后就不再看了,可以参考LEO提供的 tools2anki 方案,可以把我们在各种笔记工具里记录的内容转入anki复习。

而他们一旦找到了这个方式,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尝试其他方式了,也就是进入了良性循环,运动不再需要意志力,因为他们已经在主观上愿意做这件事了。

问题:为什么许多“小反馈”要好于一次“大反馈”?

答案:就像我们刚开始练习骑自行车,当我们要倒了的时候,有个人及时扶一下,我们就可以继续骑了,中间还会时不时有倾斜的时候,都能得到帮扶的话,要不了几次我们就能学会骑车。而如果过程中没有人及时扶一把,只是等我们摔倒在地了才有人过来告诉我们哪里不对,这对我们没什么帮助了。
补充:当你每读到让自己有启发的地方的时候,就停下来写写评价,这就是一个个小反馈,这会让我们日益精进,而不是每次就这么放过去,然后寄希望于某一天苍天眷顾突然开窍。

相比于最后提供一次大规模的反馈,反馈循环的模式中每次提供的反馈要小得多,所以更容易让人接受。

问题:怎么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

答案:看完一段、看完一页或者看完一节后,停下来,问一问自己,刚刚看了什么,刚刚作者讲了什么。如果能说得出来,就一定是自己真的理解了。
补充:即使是数学,也适用这个方法,在以数学学习为主题的《学习之道》和《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等书中均有谈到。

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往往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读到的东西,因此写作是检验我们是否理解所读内容的最简单方法。

问题:如何才能高效学习?

答案:在《概念图》一书中,作者引用了着名教育心理学家 奥苏贝尔 的话:“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教育心理学,那么就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知道得越多,就能学得越容易。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是有道理的,就像同样是滚雪球,更大的雪球一定比更小的雪球能粘连更多的雪。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一味地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正道在于踏踏实实地积累,不要浪费掉花了大量时间获得的思考成果,通过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这样的最小闭环为自己储备先验知识,把所有“新知”都能力转变成“已知”。
补充:我之所以能比别人想得多一点,是因为我总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包括这本书,我作为译者已经逐字逐句读了很多遍,但是每一遍再读时当我有了新的思考以后,我都会记下来,并融入到自己的复习流程中。也就是说,每一次重读时,我都比上一次要拥有更多的“已知”,这些又会促使我这一次理解得更深。

但今天我们知道,由于新的信息可以和旧的信息对接,所以我们已经拥有的信息越是互联互通,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去构建这样的“网格”?

答案:史蒂芬·平克有句名言:“写作,就是将网状的思考,通过树状的结果,借助线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在阅读时看到的知识是线性的,倒不是作者故意设置障碍,这就是表达的局限,就像一池子水要想放出来总要有一个出水口一样。这种结构的不对等,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读者通过反复研读,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编织自己的理解,最终再倒过来把“线性的语言”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网状的思考”。
补充:教与学不是搬运的关系,更像是打球,作者(或老师)是投球手,读者(或学生)是接球手,接球需要技巧,接不住球不一定就是投球手或接球手单方面的问题。

但是,如果知识既不是被孤立地保存,也不是被孤立地学习,而是聚集在一个思想网络中,或者说是“思维模型的网格”中(Munger,1994),那么理解新的信息就变得更容易了。

第三章 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

3.1 明确区分独立而又相关联的任务

问题:如何理解“正确的关注度”?

答案:专注模式:按照固定的框架进行分析;发散模式:开放、玩乐的心态;在二者之间进行切换,才是创造力的关键;这也是作者反对严格制定计划,主要合理的工作流程的体现。

为了掌握写作的艺术,我们必须能够随时采用适合的注意力和关注点。

问题:如何看待作者“成为专家而不是计划制定者”的建议?

答案:放弃计划的约束,将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结合,更容易产生洞见,洞见是最重要的目标产物

做专家,不做计划制订者

问题:专家不需要理性分析(计划)吗?

答案:专家在复杂情境中的决策不是通过理性分析考虑而做出的,而是来自于直觉;而直觉是内化了的知识,是融入了历史的经验。

专家之所以能够达到精湛的水平,依赖的是亲身经验。

问题:专家不需要理性分析(计划)吗?

答案:专家在复杂情境中的决策不是通过理性分析考虑而做出的,而是来自于直觉;而直觉是内化了的知识,是融入了历史的经验。

这里所说的直觉不是指某种神秘的力量,而是一种融入了过去的经验,通过无数次成功或失败的反馈循环,深入学习、反复实践的沉淀。

问题:为什么不理解的东西不容易记住,而理解了的东西更容易记住?

答案:不理解的东西不容易记住:因为人的工作记忆的广度,同时能记住的东西只有七个左右;理解了的东西更容易记住:因为理解通过解释、构建模型、发现逻辑、套用理论或规则等方式,可以降低记忆负荷。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自己理解的东西比不理解的东西更容易记住。

问题:理解促进学习的方式或手段有哪些?

答案:发力(慢思考):解释(说明文)、叙述(记叙文);借力(快思考):逻辑、规则、理论、模型;快思考都来源于慢思考,慢思考也将成为之后的快思考;拓展:解释的方法有:比喻 例证 等。

我们所理解的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或是通过规则、理论、描述,或是通过纯逻辑、心理模型或解释。

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卡片盒?3WHY

答案:因为使用卡片盒,可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问题:为什么要建立联系?

答案:因为人类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通过建立联系可以减轻记忆负荷。

问题:为什么要减轻工作记忆的负荷?

答案:因为新问题、复杂问题往往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将工作记忆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才能解决这类问题。

而卢曼卡片盒的目的就是专门建立这类有意义的联系。

问题:餐厅服务员能记住什么人点了什么菜却记不住刚出门的客人,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紫格尼克效应:任务只要没有完成,就会一直占据着认知资源

蔡格尼克成功发现了现在被称为“蔡格尼克效应”的现象,即未完成的任务往往会占据我们的短期记忆,直到它们被完成。

问题:GTD有效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通过写下来,把占据认知资源的东西清除出去;紫格尼克效应:任务只要没有完成,就会一直占据着认知资源。

通过记录所思所想,可以把想法从脑海中逐渐清除出去,这就是戴维·艾伦的“GTD”系统有效的原因

问题:做到心如止水(专注)的秘诀是什么?

答案:把所有的小东西都从短期记忆中清除出去,如GTD,如卡片盒;紫格尼克效应:任务只要没有完成,就会一直占据着认知资源。参考《过剩时代的学习》。

拥有“平静如水的大脑”的秘诀是把所有的琐事从我们的短期记忆中清除出去,既然不可能立刻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一个可靠的外部系统,把所有关于烦人的待办事项想法都保存进去,并相信它们不会丢失。

问题:书面思考(记笔记)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答案:将思考的结果外化,就可以在不用记住的情况下重新开始(与新知识建立联系,解决新问题);补充:这种不记住应该是记住线索,但是不记住准确的内容,参考《过剩时代的学习》。

通过以上两步,我们不再需要记住还有什么事情没完成,也可以从上次停止的位置重新开始这项任务。这也正是在写作中思考的优势之一,即把事情外化。

问题:如何利用好紫格尼克效应?

答案: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先搁置,它会一直停留在脑海中,往往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得以解决。

之一,即把事情外化。

问题:发散模式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紫格尼克效应:任务只要没有完成,就会一直占据着认知资源。

即使在做与该问题无关的事情时,我们也可以在不需要全神贯注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让问题在脑海四处游走,却又不是全神贯注地去解决它,我们就有机会以一种不同于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往往也是灵光乍现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问题:学习过程中需要耗费哪些资源?

答案:注意力:一次只做一件事节省资源;意志力:少做决定;工作记忆:将思考外化腾出资源。

长期以来,意志力常常被视为一种性格特征,而不是一种资源。

问题:为什么乔布斯总是穿那件灰色T恤,扎克伯格总是穿同款式的一套T恤牛仔?

答案:因为决策是最累人、最令人疲惫的工作之一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自我损耗”:“由于先前的意志力消耗,导致再进行其他需要耗费意志力资源的行为(包括控制环境、控制自我、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等行为)时,自我的能力和意愿出现的暂时降低。”

3.2 阅读和理解

问题:手写记笔记与用电脑记录笔记,为什么会有差异?

答案:因为手写笔记的话全部照抄会很麻烦,因此会更多地进行转述也快速记录,这会促进理解;而电脑记录比较快捷,照抄不麻烦而忽视了真正的理解。

因为手写的速度比较慢,学生不能记下所有的讲座内容,所以相比于细节他们更关注重点,而想要记下重点,就需要先理解它。因此,选择手写笔记的学生们必须思考听到或读到的内容,否则就无法掌握论点的深层原理、观点和逻辑,这也有助于将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而使用电脑录入笔记的学生速度要快得多,对他们来说把讲座内容逐字录入并不难,这样的笔记仿佛绕过了大脑,直接从耳朵传到了手指,而这实际上也让他们绕过了对讲座内容的理解。

问题:开始使用卡片盒后,最重要的一种习惯性改变?

答案:使用前:关注单个项目;使用后:关注与卡片盒内笔记的联系。

当我们开始使用卡片盒时,对习惯最重要的一项转变就是将注意力从个别项目的预设立场转移到卡片盒内的开放性联系上来。

问题:关于使用自己的理解(记笔记),康德在启蒙运动中有什么名言?

答案:不成熟是指在没有他人指导的情况下无法使用自己的理解(转述);如果它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解,而在于犹豫不决,没有勇气在没有他人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思想,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作自受的。要敢于使用自己的理解。This nonage is self-imposed if its cause lies not in lack of understanding but in indecision and lack of courage to use one’s own mind without another’s guidance. Dare to know! (Sapere aude.) ‘Have the courage to use your own understanding,’ is therefore the motto of the Enlightenment.” (Kant 1784)

这与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在其关于启蒙运动的名篇中的描述不谋而合:“如果一个人离开他人的引导就无法运用自己的理智,那他就是不成熟的。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缺乏理智,而是犹豫不决、没有勇气,那就是作茧自缚。要敢于认识!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座右铭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的原因。”

问题:用自己的话转述,为什么重要?

答案:能够对问题、论断和信息进行重新构架,甚至比拥有广泛的知识更重要(划线的局限);因为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无法将知识用于实践。

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重写,能够自动地训练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文本的框架、模式和类别中来,或者是转移到文本的条件或假设上面,注意到这些以后,你的表述就会变得与之前不同。

问题:启示:重读会导致什么问题?

答案:曝光效应:重读导致熟悉,熟悉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理解了,从而遗漏本该发现的洞见;类似《认知天性》中的观点。

阅读,尤其是重复阅读,很容易使我们误以为自己理解了一篇文章

问题:启示:为什么有时候想等第二遍再想的问题,到了第二遍看时,却没有想法了呢?

答案:曝光效应:重读导致熟悉,熟悉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理解了;洞见来之不易,转瞬即逝。

重复阅读是特别危险的,这是因为存在曝光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当我们熟悉某事物的时候,会开始相信自己已经理解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还会对其越发喜欢(Bornstein,1989)。

问题:曝光效应对于产生洞见,有何种启示?

答案:重读导致熟悉,熟悉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理解了,从而可能遗漏某些本该有的洞见;因此要参照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建议,在检视阅读阶段,就要做结构笔记,而不是等先浏览完再看的时候再记。

虽然很明显,熟悉并不是理解,但在以某种形式测试自己之前,我们没有机会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某个事物,还是只是自以为理解了。

问题:我们对“记笔记费时间”这件事,应该如何看待?

答案:把一个想法写下来,感觉像是走了个弯路,多花了时间,但不写下来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因为它使我们读到的大部分内容(洞见)都变得无效;

虽然把一个想法写下来,感觉就像走了个弯路,多花了时间,但不写下来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因为这样我们大部分阅读都是无效的。

问题:如何就学习方法进行刻意练习?

答案:我们只需要作出一次有意识地选择,如卡片盒(Roam),如ANKI;选择一个外在的系统,可以迫使我们刻意练习,并尽可能面对我们还不理解或尚未学会的知识。

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外在系统,用它能够迫使我们进行刻意练习,并尽可能使我们面对不理解或尚未学会的信息。

问题:与前文序言部分和《认知天性》中说的“合意困难”相对应,作者讲了哪些具体策略?

答案:变式、间隔、引入情境干扰,以及用测试而不是演示作为学习事件等操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阻碍学习,但它们随后往往会增强学习,正如训练后的保持和转移测试所衡量的那样。相反,诸如保持条件恒定和可预测,以及在某一任务上进行大量试验等操作,往往在教学或训练过程中出现增强学习速度,但随后通常无法支持长期的保持和转移。

“用变式、间隔、引入情境干扰,以及用测试而不是演示等方式来设计教学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先阻碍学习,但随后往往会促进学习,这是通过训练后再测试对知识的记忆和活用能力体现出来的

问题:在anki使用过程中,创造“合意困难”的手段有哪些?

答案:交叉学习材料,减少适应产生的不假思索和提示作用。先学习后记录,降低对抄写的依赖增加转述的机会。扩大复习间隔,给提取造成一点点困难。

相反,诸如保持条件恒定和可预测性,以及在某一任务上进行大量测验等操作,往往会在教学或训练过程中出现先促进学习速度,但随后却无法长期记忆和灵活运用的情况。”

问题:为什么要在学习时提问?以问答的形式记笔记有什么好处?

答案:尝试回答,即使我们的尝试失败了,我们以后也会更好地记住答案。《学习之道》(来源有待确定)里有类似的观点:我们在提取信息时,实际是通过线索进行检索的,提问就相当于把这条线索的通路蹚了一遍,等看书遇到答案或者老师后面授课给你讲到答案时,这条线索就变得特别牢固。鲁迅读书五到,增加“脑到”,强调思考问题和答案。

当我们在知道如何回答一个问题之前就尝试回答,即使我们的尝试失败了,以后也会更好地记住答案(Arnold and McDermott,2013)。

3.3 记卡片盒笔记

问题:什么是超越文本既定框架的思考能力?作者所说的理解力是什么?

答案:有经验的读者总是能带着问答问题去阅读,去和文本外的内容建立联系,去跳出当前内容的叙述框架(划线工具的缺陷)。而没有经验的读者则倾向于按照已有内容给出的问题,和按照已有框架去阅读,就发现不了文本中没有提到的东西。

教育心理学家科斯婷·罗卡(Kirsti Lonka)比较了非常成功的博士生、博士申请人与那些不太成功者的阅读方法,他们之间关键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超越文本既定框架的思考能力(Lonka,2003)。

问题:为什么不能只读“书摘”?为什么要去阅读背景信息(语境)?

答案:只有在语境中理解信息,才能重构它,才能超越它,才能思考它对另一个问题可能意味着什么(迁移)。

如果不在语境中理解信息,也就不可能超越和重构它,更不可能思考它对另一个问题可能存在的意义。

问题:如何理解“跳出大脑思考”?

答案:这里跳出大脑不仅仅是指联系外在事物,更多是指借助“脚手架”将思考外化,如费曼的纸质笔记(推进更深),卢曼的卡片盒(联系更多)。而神经科学家Levy说如果要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就非常依赖脚手架(思考外化),不然没有可能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

在大脑之外思考

问题:如何理解费曼对来访的历史学家说:”这些纸上的笔记不是我思考过程的记录,它们就是我的思考过程“?

答案:这些纸上的笔记是外在的脚手架,使得费曼能够跳出大脑进行多步骤的深度思考。

“不,这不是记录,这就是工作过程。我需要在纸上开展工作,这就是那些纸。”

问题:如何才能跳出大脑思考?

答案:利用外在的脚手架,如费曼的纸上的笔记,如卢曼的卡片盒。

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真正的思考需要某种外显化,尤其是以写作的形式进行外显化。

问题:如何解释脚手架?

答案:卢曼的纸质笔记,费曼的卡片盒,都是教育学上的“脚手架”。脚手架是一种外化的思考补充,可以在工作记忆不超负荷的情况下,利用到更多的资源,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而神经科学家Levy说如果要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就非常依赖脚手架(思考外化),不然没有可能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胡适读书四到,增加“手到”,强调记笔记的作用。

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内部过程是如何实施的,思想家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使人类在科学和其他系统性探究领域以及艺术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此,他们就需要了解思想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脚手架’。

问题:阅读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记笔记?

答案:记笔记就是给自己找一个“脚手架”,可以让自己的思考逐级提升。卢曼的纸质笔记,费曼的卡片盒,都是教育学上的“脚手架”。脚手架是一种外化的思考补充,可以在工作记忆不超负荷的情况下,利用到更多的资源,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而神经科学家Levy说如果要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就非常依赖脚手架(思考外化),不然没有可能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

当我在写这些笔记的时候,很明显,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引发了更多的后续问题

问题:阅读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记笔记?

答案:记笔记就是给自己找一个“脚手架”,可以让自己的思考逐级提升。卢曼的纸质笔记,费曼的卡片盒,都是教育学上的“脚手架”。脚手架是一种外化的思考补充,可以在工作记忆不超负荷的情况下,利用到更多的资源,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而神经科学家Levy说如果要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就非常依赖脚手架(思考外化),不然没有可能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

通过浏览卡片盒,我可能会发现,这些观点对我没有想到的另一个话题也有帮助。

问题:如何看待“检索强度”的代表 双链笔记工具 Roam Research 与 “存储强度”的代表 闪卡复习工具 Anki 的关系?

答案:

ANKI旨在补充工作记忆,包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到工作记忆。

Roam是脚手架,是外化的思考,旨在给工作记忆减负。

而神经科学家Levy说如果要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就非常依赖脚手架(思考外化),不然没有可能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

ANKI与Roam Research是什么关系?

这要从衡量记忆的两种方式来看,一种是“存储强度”,另一种是“检索强度”。

.

存储强度,指的是ANKI这种学习方式,通过不断复习,像在石头上刻字一样,把知识存进大脑里。

就像视频中的RAM,电脑内存大到32G,就可以跑大型软件,可以流畅的处理任务。

优点:

应试备考效果非常好,相对于以前学过就忘了,用ANKI复习可以让我们在提取知识时更稳定牢固,所以常常有同学说“我走出考场就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这种获得感就来源于记忆的改善。

缺点:

1、记忆负荷大,比如考研备考一整年要学多门课多本书,当信息量很大时,每天复习、长期复习,脑子里像时时刻刻都被装满了一样,压力比较大;

2、并且容量有限,瓶颈很明显,比如再勤奋的学生奋战一年学了10本考研笔记没问题,但是这种状态再坚持三年再学三十本新知识,几乎难以再牢固地保存到大脑里了,及时我们说转入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但真正能调用的也是长时记忆里活跃的知识点,这部分是有限的。

.

检索强度,指的是Roam Research这类学习方式,它不是通过一遍遍地复习去强化记忆,而是不断产生联系,从而强化了记忆。这种联系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几种方式:① 卢曼会每天留固定的时间,去浏览已有笔记; ② 学习强度很大时,继续学习新内容时就会不断想到旧有内容; ③ 经常要用,就会经常去想关联的知识技能。如果我们不能做到以上三点,既没有专门的回看习惯,学习强度也低得可怜,更没有现实驱动,那我们用印象笔记或者用Roam其实差别不大。

就像视频里的ROM,电脑硬盘有3T,我们就可以把要用到的视频、音频、文档全部存起来,用的时候快速调取,而不是每次再去网上搜索,再辨别后下载。

优点:

1、负荷小;

2、容量更大。

缺点:

1、需要很好的习惯,比如上面三条,还有《How to》中提到的很多地方;

2、需要很长周期才能见效,所以短期备考不适合,但可以把ROAM与ANKI结合,前者记录思考,或者复习笔记;

3、在准确度上,不一定有ANKI这种存储强度更准确,但在容量上完胜,其实准确度可以通过查询出处来解决,就像我们写论文并不是记住了某位大牛论文里所有的内容,而是通过查询原文通过引用的形式,但首先你要知道去找哪位大牛,这是通过前期的存储强度来达到的。

.

总结:这两种方式不是割裂的,甚至如果一般人完全依赖 检索强度(ROAM),可能笔记添加进去以后就找不到了。所以,我的做法是结合,凡是学习的内容,都要用ANKI进行适当的复习,大约一个月甚至更短,就不再复习了。需要用的时候,一般我可以复述出来,即使说不出来我也知道我学过,我可以到Roam里找到,大概看看以后就能恢复到学时的水平。

.

那Roam Research类软件之间又该如何选呢?

如果以前你的电脑硬盘只有300G,现在换成了3T,那改善很大,就像从单一的存储强度学习升级到了存储强度+检索强度的学习。但如果继续在Roam类工具里权衡,差别就没那么大了,可能是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的区别,后者稍微快点,也可以是1000块的固态硬盘与1200块的固态硬盘之间的区别了。

如果我们转而关注“提取强度”,马上就会开始策略性地思考什么样的线索能够触发我们对记忆的提取。

3.4 发展想法

问题:如何理解“制定主题”?

答案:根据长期或短期的领域经验去判断,谨慎分配合理的关键词,更容易建立笔记间的关联。

选择关键词要慎重,不能过多

问题:作者认为闪卡的局限是什么?

答案:信息相对孤立,难与已有理论建立联系,难与已有经验和心理模型建议联系。因此理解起来更难,意义也不够明确。但考虑到“检索强度”和“存储强度”二者的适用阶段,新手在前期并没有足够多的“先验知识”去支撑“联系”,所以依然需要先通过 闪卡(如 anki)去进行初步的复习,或者像作者说的记完笔记经常回看。将二者结合起来,前期闪卡多一点,后期双链笔记多一些,逐步过渡到只用双链笔记进行“检索强度” 的学习。

每张闪卡都是孤立的,而没有跟理论框架的网络、我们的经验或思维模型的网格联系起来。

问题:为什么读别人的两页纸书摘没有用?

答案:因为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语境,结合既定框架理解,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知识的使用场景,也能跳出既定框架将“新知”纳入“已知”。如果只匆匆浏览别人的书摘干货,就只是记住了一些孤立的事实,这些事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无从得知。

查理·芒格写道:“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只记住了一些孤立的事实,并试图硬凑起来使用,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任何事。如果事实不能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那么你就无法将它们派上用场。你的脑子里必须有一些思维模型,你必须把你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运用到这些模型里。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一些学生试图死记硬背,以此应付考试,那么,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都会失败。你必须把经验融入许多模型组成的框架中。”

问题:如何构建知识网络?

答案:知识网络不是通过画个思维导图就一次性搭建成直接得到的,我们需要持续的“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不断将“新知”变成“已知”,然后在更多的已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已知之间不断构建起复杂多样化的联系,从而不断构建起一个相对模糊实时更新但又实实在在的结结实实的知识网络。

我们通过对信息的学习,保存,并在保存的基础上构建,是在创造一个丰富的相关信息网络

问题:如何高效学习?有趣地学习?

答案:在《概念图》一书中,作者引用了 着名教育心理学家 奥苏贝尔 的一句话,即“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结合本书类似表述来看,高效学习没有捷径,唯一的正道就是自己不断通过“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不断将“新知”变为“已知”,在不断增加的“已知”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知”。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不费力气地立竿见影地高效学习,那么最大一种可能就是“他想赚你的钱”。

我们知道的信息越多,就有更多的信息钩子来连接新的信息,就越容易形成长期记忆,学习也会变得越有趣。

问题:“洞见”和“创意”是从无到有的吗?

答案:不是的,创新性的想法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来源于长期的已有“微创新”想法的积累。B站 神经现实 下有一期人民大学的讲座,题目就是“洞见”,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分享了类似的看法。所以,有些读者因为这本书里讲过的内容在其他地方也见过就弃读了,很遗憾。就译者个人而言,很多大的启发不是来自“完全崭新”的见解,关键是要在恰当的时机,有合适的人,跟你说恰当的话。我们自己更应该关注,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和其他地方的说法有什么异同点,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即使是开创性的模式转变,也多半是许多正确方向上的小改变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大创意的结果。

3.5 分享你的洞见

问题:我们的最终作品和成熟想法,来自哪里?

答案:不能仅仅依赖生活中哪些少有的“顿悟”,更多是来自平时点点滴滴的思考,看到什么有启发的就把启发记下来,最终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积累为输出提供依据。译者一直认为 笔记是对自己思考成果的巩固,只有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或作者说的经常回顾)”才能让自己一天比一天好。

每当我们读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判断哪些值得写,然后记下来;如果这与我们的长期思考有关,对发展已有的想法有帮助,我们就会记录到永久笔记里。

问题:如何理解“越熟悉已有的想法,越开放新想法”?

答案:就经典着作像《沟通的艺术》里说的,要想灵活选择沟通策略,在我们的大脑里必须先得有一个内容丰富的“行为选择库”。反面例子,就像网上那些喷子或键盘侠,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他们对别人的看法永远都是那一句固有的负面的认知。类似地,如果我们头脑里有几十条关于 卡片笔记 的认识,在看本书作者的观点时,就不会只有一句“作者只是把传统卡片换了个包装”,而是会从许许多多的方面找到与以往的不同从而对就有认知进行“同化”或“顺应”式的完善,从许许多多个角度找到与自己“已有知识”有关的契合点,就会从许许多多的论述中找到与自己“过往经验”有关的解决策略。

我们对已有的想法越熟悉,就会对新想法越开放,这似乎有违常理,但科学史学家们证实了这一点(Rheinberger,1997)。

问题:卢曼是如何避免遇到心理障碍,并且保持高效的?

答案:在一个阶段里,同时分配不同的工作,当被困住时就会离开(搁置)当前工作,去做别的事情,这是本书所倡导的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与通过坚持计划来控制环境的做法不同,我们可以适时地改变工作方向,这样也可以让我们避免失去对工作的兴趣。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译者现身说法并完整示范 | 学习骇客

卢曼的笔记类型有哪几种?卡片盒有哪几种?笔记卡片盒是怎样的对应关系?现在的双链笔记又与卡片盒如何对应?请参考上图并配合下方文字说明进行了解。

卢曼的笔记类型有三种,按本书的翻译为 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其中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可以归为一种,因为二者的区别只是便捷性、完整性不同。如果时间充裕想法完整,你的闪念笔记就应该记成文献笔记,如果时间不足想法还不完整,文献笔记就应该记成闪念笔记的形式。但是不论是闪念笔记还是文献笔记,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在想法完整的时候,都必须整理成文献笔记的形式,所以说二者是一种笔记,所以所谓的三种笔记其实就是两种笔记。

卢曼的卡片盒有两种,一个是文献卡片盒,另一个是主卡片盒。前者用来记文献笔记,或者是之前临时记录在某个收集箱里后来改写而来的文献笔记,甚至当你时间足够想法也完整的时候都可以跳过闪念笔记直接记文献笔记,而主卡片盒则用来保存永久笔记,永久笔记来自文献笔记的重新整理和优化,具体见后面。所以两类笔记对应两个盒子。

与双链笔记工具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呢?

这里以LEO自用的 Roam Research为例,在Roam里有两种笔记,一种是快速记录且自动以当天日期命名的 Daily Notes,另一种是 Pages(默认空白)。前者对应卢曼的 第一种笔记(闪念笔记或文献笔记),后者对应卢曼的 第二种笔记(永久笔记)。当我们先在 Daily Notes 里写了许多 闪念笔记 或 文献笔记 以后,会因为 [[主题词]] 的设计而生成很多 Pages 页面,但是Pages页面此时都还是空白,之前的 [[主题词]] 笔记会成为该Pages下的 Reference Link(引用链接),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引用自己去重写 Pages 的内容,就像我们要根据卢曼的文献笔记去改写永久笔记一样。双链笔记里的知识图谱也不是为 Daily Pages设计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记了很多 Daily Pages 的笔记以后再查看 知识图谱 发现联系都是通过 日期 进行连接和中转的,而没有通过 [[主题词]] 直接进行关联。但是当你在 Pages 里改写了永久笔记(可持续更新)以后,再去看这些 知识图谱 就会惊奇地发现 [[主题词]] 与 [[主题词]]之间直接联系了。我想这应该是Roam Research的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吧。

最后,感谢大家对《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喜爱,希望译者的解读与笔记分享能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甚至改善将来的学习质量。如果有幸,那正也是学习骇客的初衷——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本文约4.5万字,笔记有约150条,为了尽快让大家看到这份笔记,有若干错字来不及校正,请大家理解。首发于公众号“学习骇客”,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