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向西流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诗词《向西流,内容包括古诗中有没有后一句是唯有此河向西流,古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西流这是哪首诗的,那首诗中提到溪水总是自东向西流。这句出之苏轼《浣溪沙》原诗如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

1. 那首诗中提到溪水总是自东向西流

这句出之苏轼《浣溪沙》原诗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释义: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

这首诗的意思是:

溪水西流此句当为写实,是写“春”的词,紧接着写出了一幅幽美宁静的山林春景图。《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以上供参考。

2.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怎么理解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的意思是抬头望见一钩残淡的月亮向西下沉,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出自毛泽东的《虞美人·枕上》。

《虞美人·枕上》

作者:毛泽东

朝代:现代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译文

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

黑夜正长,天色总是觉得很难亮起来,我无奈,只好起床披衣坐望天空,数算点点的寒星,祈盼黎明。

通宵达旦,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却仍然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

抬头望见一钩残淡的月亮向西下沉,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扩展资料:

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第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旅途中,毛泽东深深思念妻子。

一天晚上,万种情思如波涛翻滚、涌上心头,整晚辗转难眠,好不容易熬到天明,却感到百念可遣,只有离别的妻子在眼前。遥望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不由落下相思的泪水。此时的毛泽东情意缠绵,不能自已,于是随手写下了这首《虞美人·枕上》。

词的上阕写离愁之浓,失眠之苦。“堆来”,极言愁多;“枕上”,透出思念中辗转反侧之态:“愁何状”?犹如“江海翻波浪”。这与李煜著名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有相同意境。

可见诗人的枕上深愁是何等不可遏抑!偏偏在这种时候,“天色总难明”,只得于寂寞无奈之时,“披衣起坐数寒星”,聊遣愁思。“数寒星”三字极有情趣,可从中看出诗人的孤单与寂寞。

下阕写伤别之深。诗人经过一夜苦熬,晓来依然不见离人,只在朦胧中回忆袅袅倩影,故顿生“百念都灰尽”之感。此时,抬头西望,惟有残月如钩,怎叫诗人不对月抛泪!这使读者联想起宋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也许,《枕上》的作者此时正有此情此感。

上阕从一“愁”字人手,极写思念之深;下阕以一“泪”字收笔,甚言思念之苦。写此词时,诗人还是个刚离开学校的二十八岁的青年,男女情长,是极自然的,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

全词明快流畅,坦直朴素而富有情趣。“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的似水柔情,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男儿气概,完全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人的心胸。

3. 东流一词除了向西流的东水外还有什么含义,出自哪里

这主要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亚洲的地势是中间低而四周低,亚洲的中部是高耸的青藏高原,白雪皑皑的高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因此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仅以中国境内的河流而言,向南流的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向东流的有西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等,向东北流的有松花江和黑龙江.向北流的有额尔齐斯河.其中,黄河、长江流域集中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干,黄河和长江是古诗中描写的主要河流,人们看到它们都是自西向东流.因此,诗词中只要涉及河流的走向,都是以东为主,就连叹息功业无成的词语,都有“付之东流”之说。

4. 毛泽东诗词

虞美人 枕上 (据说作于1921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诗词缠绵婉约,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曾经给杨开慧看过这首诗,但是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是那一年写的,至今还有争议。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来天色总难眠,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尽,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多么委宛缠绵的诗词。

诗词是情绪的色彩,是情感的流放,谁又能使一生豪放的毛泽东写下如此悱恻的词赋来?惟有杨开慧。